◉ 第五十四章

2025-03-22 08:27:59

萧璇的心又是猛地一跳, 这三条线索,指向的除了谢珩还有谁!然而人群再度活跃起来,有人兴奋大喊:莫非是燕国范止?当初便是他领兵攻下齐国,这可是亡国之仇啊!莫非这范止是在报这情郎之仇?大伙儿哄堂大笑。

你们怎么不说是谢珩?要论名气, 诸国中最有名的便是他!又一人开口道。

哈哈哈, 你这话说得好笑,让谢珩当情郎?你怎么不让他去死!马上有人出声反驳。

而且这人的话竟被全场的客人一致认同了!所有人都觉得情郎这词, 绝落不到谢珩身上, 燕国谢郎,绝非浪得虚名,此人的家世、气度、骄傲、武功, 都绝不会允许他成为一个公主的情郎。

哪怕陈国如今正在与燕国开战, 也不乏他们对谢珩的认可。

说书先生也笑眯眯否认道:确实不是谢珩,当然, 也不是范止。

萧璇突然就安心了,看来这所谓的身边人与她并没什么关系,也许是从前行宫中的普通婢女,偶尔远远看到过谢珩一眼,便来胡说八道了。

先生, 您便别卖关子了!究竟是谁啊?说书先生见大家的好奇心被调动到了最高点, 心满意足地决定满足众人的胃口,他抑扬顿挫地说道:此人,便是前齐柳相之孙,前齐的第一公子——柳遇春!噗……噗……萧璇和李公公再次不约而同地喷出了一口茶水。

李公公再次出离愤怒,这什么人啊!怎能如此造谣?!萧璇则是茫然了, 她实在不明白, 柳遇春如何就成她情郎了?说书先生敲了敲手中的竹板, 开始用说书的语气叙述萧璇与柳遇春之间的二三事,且说这柳遇春,出身名门,祖父乃是当朝宰相,他自小便入宫伴读,与永宁公主可以说是青梅竹马,齐承帝也曾属意他为自己的女婿,然而柳遇春此人虽与皇室的羁绊颇深,却是个深明大义的洒脱之人,他痛恨齐承帝的昏庸无德,拒了齐承帝给的官位,孑然一身地游历诸国去了。

那他怎么又成永宁公主的情郎了?有客人好奇地问道。

且听我细细道来!说书先生又敲了敲竹板,前面说了,永宁公主与柳遇春是青梅竹马,这永宁公主啊,早就对柳遇春情根深种,她日日盼望着,柳遇春能回到齐都迎娶她。

萧璇:……她发誓她没有!说书先生浑然没察觉现场有人心情微妙,继续用抑扬顿挫的口吻道:可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柳相因直言相谏激怒了齐承帝,齐承帝一怒之下将柳相问斩!从此柳遇春与前齐皇室便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永宁公主自知自己与柳遇春之间已经绝无可能,可又放不下这年少时便爱慕的人,便将柳遇春强抢进自己的行宫,让他做了情郎!永宁公主如此行为,与齐承帝有什么两样?!有路见不平之人拍桌而起。

就是!柳遇春可千万不能从了这等跋扈公主!……萧璇觉得自己也要出离愤怒了,这什么人呐?!竟如此造谣!说书先生做了个安抚的手势,继续道:柳遇春自然不从,只是,柳相之事与永宁公主并无干系,永宁公主甚至为了柳相在齐承帝面前把膝盖都跪肿了,二人又是情谊深厚,在永宁公主如潮水般的爱意下,柳遇春心软了,终于予了永宁公主一段时间的缠绵爱情。

萧璇麻木地嗑着瓜子,她发誓,这事要是发生一年前,她能要了这人的脑袋!说书先生正讲得兴起,只听他继续道:只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柳遇春最终还是离开了永宁公主,永宁公主自此日日以泪洗面,哪怕后来齐承帝为她公开选婿,她都不曾出现。

说着,说书先生叹了口气,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齐承帝驾崩,永宁公主登基,不出三月,她便身死殉国,而她死后,柳遇春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心中最爱的人便是永宁公主,于是千里奔赴齐都,想为永宁公主收尸,可惜,一切都太迟了!茶馆的气氛突然就低迷起来,不时竟还响起抽泣声,萧璇面色僵硬,视线一一扫过,男女老少竟都有在低头抹眼泪的。

萧璇:……这个故事有这么感人吗?!可它是假的啊!说书先生也扫视了一圈,很是满意自己这故事引发的效果,他用一句话收了尾,有道是生在帝王家,爱恨不由己,永宁公主也是个可怜人呐!可怜人永宁公主麻木地喝了口水,突然听到身旁传来一声呜咽声,她抬头一看,就见李公公竟哭成了个泪人,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道:公主实在太可怜了……旁边一大叔也哭得正伤心,见还有比自己更伤心的,立刻就自来熟地坐了过来,安慰李公公,逝者已矣,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祈祷永宁公主来生莫要投生帝王家,还能和柳公子再续良缘。

萧璇:……她和柳遇春续个屁的良缘!没过几天,前齐女帝萧璇和柳遇春这婉转凄切、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就传遍了封城的街头巷尾。

萧璇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此事,她只觉得自己若真死了,听到这事儿指不定能给气活了!就连陈谨瑞也听说了此事,他自是比萧璇更气,自家姐姐他是了解的,跟柳遇春虽是青梅竹马,却并无儿女私情,这点从她发起火来能把柳遇春的头打爆就能看出来。

但是,即便是他,也没法阻止这已然传播开的谣言,更没法对这些人做什么,毕竟出师无名,但他还是找人将说书先生给揍了一顿。

哪知说书先生也是个上进的,趁着在家养伤的这段时日,将萧璇和柳遇春的故事又细细润色了一番,等他重新开讲时,这故事变得更加荡气回肠、感人肺腑,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去听,茶馆日日爆满,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萧璇,她已然麻木了。

不过,没过多久,便有一个更大的消息传到了封城,那便是谢珩被革去官职,下了大狱。

萧璇初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在酒楼用饭,邻桌谈起此事,萧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就叫李公公去打听情况。

李公公找人打听了一番,回来答复道:小姐,听闻那谢珩是犯了叛国罪,才被下狱的。

叛国罪?谁?谢珩?萧璇觉得自己听到了个笑话。

李公公也觉得不可思议,这谁叛国谢珩也不会叛国啊?他图什么?但他打听到的确实是这样,于是只能据实已告,陈国和燕国开战这一个多月,燕国连连败退,还丢了一座城池,戍边将军抓到了一名陈国俘虏,严刑之下,那俘虏招供,此番陈国之所以打得这么顺畅,便是因为他们早就得到了燕国的布防图,而布防图,正是谢珩给的。

布防图可能是真的,但绝无可能是谢珩给的,这话燕国那帮人会蠢到相信?萧璇一脸震惊。

听闻燕国那边查到了实证。

李公公说道。

荒谬!谢珩怎么可能背叛燕国?萧璇的脸色有些难看。

小姐,谢珩入狱,您该高兴才是,怎么还为他说上话了?李公公有些不解地问道。

萧璇顿了顿,僵硬道: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不过小姐所言确实有理,齐国灭亡虽是谢珩一手导致,但是老奴也觉得他对燕国,绝对是忠心耿耿。

李公公说道,看来这燕国官场,想拉他下马的人不在少数啊!萧璇突然便想到当初在谢府,他曾说过的话,他说:我虽身居高位,可想要我命的人,却无处不在。

如今想来,他那话里的意思,分明不单单是指陈国或前齐之人。

她又想到当初在宝国寺的路上遇到的刺杀,她当时毫无知觉,可看到谢珩为她受的伤,便可猜出当夜的凶险,不然,刺客无论如何也伤不到他。

那时的刺杀,也许就是燕都里的人所为。

萧璇的心微微发凉,若是换做是她,为家国尽心尽力,最后却被自己家国的人所害,那她该有多么寒心。

站在前齐女帝的立场,燕国内斗越厉害,她当越高兴才是。

可是,站在萧璇的立场,她却完全没办法高兴起来,她为谢珩不值。

叛国罪这顶帽子扣上来,他一人问斩已是最好的结果,怕只怕,还要牵连家族。

昔日的天之骄子,一朝跌入泥潭,落井下石之人不知几何,萧璇只要一想到谢珩如今的遭遇,就觉得一颗心如坠冰窖。

小姐,您怎么哭了?李公公惊讶又慌张的声音突然响起。

萧璇一怔,伸手一抹,这才发现自己落了泪。

她回过神,忙将眼泪擦干净,她违心道:燕国内斗,我高兴啊!一顿饭自是食不下咽了,萧璇魂不守舍地回了孟宅。

半个时辰后,瑞王府里,陈谨瑞正坐在后花园的湖边喂鱼,他时不时咳两声,但俊秀的脸上却一派闲适。

有下属的脚步声传来,陈谨瑞回头看了一眼,状似漫不经心地问道:她知道谢珩的事了?是。

是何反应?下属犹豫了下,道:先是不敢置信,然后落了泪,之后饭没吃完便回了孟宅。

陈谨瑞的手一顿,刚刚闲适的表情在瞬间布上乌云,只听他问:哭了?是。

下属知道自家主子是个阴晴不定的脾气,硬着头皮回道。

陈谨瑞沉默半晌,轻轻地低喃道:原来阿姐喜欢谢珩啊……可是,一个让她做妾的男人,又岂会是真的爱她?陈谨瑞自言自语道,阿姐还是太天真了。

顿了顿,陈谨瑞又继续道:不过没关系,以后有我保护阿姐,而从前欺辱过她的人,总要付出代价。

下属听不清陈谨瑞在说什么,也不敢去听,像木头一样站着不动。

陈谨瑞挥了挥手,去吧,仔细看好他。

是。

下属如获大赦,立刻退了下去。

陈谨瑞站起身,将手中的鱼食一股脑儿地撒到了湖里,湖里的锦鲤蜂拥而上,争相分食。

青琮。

陈谨瑞唤道。

属下在。

让我们的人去添把火,我不想看到谢珩有任何翻身的可能。

陈谨瑞的唇角露出一个近乎冷酷的笑。

是。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