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书, 春棋,你们去莲姐儿与弘哥儿的姨娘那问问,放不放他们俩去温泉庄子玩。
如果不行, 咱也别勉强。
红嬷嬷, 瑾哥儿与耀哥儿那边, 还得麻烦你亲自去问问。
顺便再问问兰姐儿的意思。
是,夫人。
三人领着事情各自去忙碌。
坐在炕上 ,拿起一本前朝的游记看。
心里想着事, 她确实觉得自己要改变下思路。
看来, 也许,原配的几个孩子, 也许她要管一管。
原本她是不想管的,想到前世何府还有乔耀做的那些事, 她就无法释怀, 只是两个小宝贝喜欢哥哥姐姐,为了俩孩子,她可能要改变思路。
也许可以好好培养培养原配的三个孩子,至于两位亲娘活的好好的庶子庶女, 那就得看他们的亲娘态度。
也得看孩子们自己受教不受教。
午后,威远侯乔振东回到府中就被告知:夫人有请。
换上一身便服,来到芙蓉苑。
进屋就直奔火炕, 冷啊,天气太冷了,大马金刀的坐在一边。
夫人, 可是有什么事?随手拿起小炕桌上的点心, 丫鬟适时的送上来一杯热热的茶水。
侯爷, 三日后, 母亲与我带着孩子们去温泉庄子小住几日。
瑾儿他们兄弟两那边还得麻烦侯爷去问问,问问他们自己是否愿意去,别逼孩子。
不管怎么样,还得让他们自愿。
行,我亲自问。
夫人这是愿意管孩子们。
无论自己愿意不愿意眼前的夫人管,但夫人从新婚回门以后就宣布不管任何孩子,除非是亲生的。
这种避嫌差不多是被认为嫌弃。
乔侯爷一直心中不爽。
今儿听到夫人如此说,还小小的震惊了下。
嗯,逸儿,远儿邀请心兰一起去温泉庄子泡温泉。
想着就都带上。
乔侯望了眼四周,没有见到两个小儿子,孩子们呢?在父亲院子里。
这不午饭都是这边送过去的。
哦,那我去父亲那边瞧瞧几个孩子。
说完,乔侯背着手离开了芙蓉苑。
现在的日子乔侯还是挺满意的,村姑夫人虽然家世差,但有一点的好处,就是不管他,也不吃醋,不在府中闹妖风。
不管他睡哪儿,她从来就不说半个不字,偶尔见面也不掉脸子,对他的态度一如往昔般的不冷不热。
态度客客气气。
这样挺好,虽然心中有些不得味,他也是明白,夫人如此也是因为心中无他。
但只要她安分守己,没他就没他吧。
他心中不也是没有她吗,两下算扯平。
乔侯倒也想的明白。
此时,松柏苑中大房的几个孩子都已经说起三日后去温泉庄子的事情 。
近两年,老侯爷没事,就拎着大房的两个孩子在身边亲自教导,还有不请自来两个双胞胎小嫡孙。
这样一来,大房的孩子除了学习的时候,大半的时候都在松柏园,老侯爷也喜欢这种孙儿孙女绕膝的日子。
老侯爷亲自教养两个孙子两年多,乔瑾,乔耀兄弟俩的改变很大。
他们也明白,不管父亲续娶不续娶,只要他们自己上进,努力,谁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地位。
即便影响了什么,只要自己足够有能力,也能开创一个新人生。
还有现在的母亲也没有想要夺取什么的意思。
要不然也不会什么都不管,她做出的一切承诺都是为了避嫌。
如果他们自己不长进,即便把侯府现在所有的一切给他们 ,他们也守不住。
爵位只是一个身份,是否受上面重视,还得看自己的本事。
不是每一个有爵位的都能混的好,要不然京城中怎么还有那么些大户人家落魄户,落魄是因为子孙后代不争气。
乔瑾,乔耀也能自己分辨,外祖家与祖父谁说的有理。
对于外祖家,他们现在是敬而远之。
虽然是为他们好,可不得不否认,他们也有他们的小心思。
未尝没有别的心思。
可真要说无私的那就只有祖父。
兄妹三加两位庶子庶女 ,问致远,致逸温泉山庄的情形,可再聪明也只有两岁 ,他们说的清楚才怪。
还是去过的老侯爷给大家讲讲,山上的情形。
大家认真的听。
老侯爷讲到温泉山庄,不得不赞赏杨清的巧思,你们母亲极其聪慧,去年只是建了几座小院,今年,又花银两建了其余的小院。
每一座小院都是单独存在,每一座小院都有单独的汤水,每一座院落都有不同的景致,四周栽种的是不同的花卉 ,四季轮换,风景都不同……。
说的大一点的孩子都心生向往。
老侯爷已经去过两次,今年入冬不久,就已经去小住过。
三日后,杨清带着七个孩子,还有老夫人,浩浩荡荡一共六辆马车朝郊区而去。
随行的还有一群老侯爷派来的人,全是当年的军卒。
这些人,这些年一直为老侯爷做事。
他们此次会随行一直保护出行之人的安全。
在山上的温泉庄子,一直就有设计这些人居住的房屋,全是单间。
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山上,几个孩子们好奇极了,从官道下到岔路口。
上山的路,全是宽敞的石子路,两边栽种的全是松柏还有夹杂着一些名贵的树木。
到了山下,从下面上山也扩出来一段路,身边的丫鬟姐姐说,原本没有上山的大道,全是夫人让人开出来的。
这片区域全是夫人的,上山的路,全是栽种的名贵树种,下面还有花坛,栽种的有不少的名贵花卉。
乔瑾一直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上山以后,一条宽敞的大道,掀开厚厚的窗帘子,能看到一排一排的院落,一直走到中间,庄重的大门,再走到侧门,侧门的门槛已经卸下,马车平顺的进入中间的大宅中。
大宅,两侧连着别的院落。
第一次来的老夫人也是开了眼界。
虽然没有下雪,但也是深冬,树木上早已没有绿叶。
但不知道哪儿寻来的绿色树木 ,居然在北方的严寒深冬还能保持如春末那样。
绿绿葱葱的,在冬日还是一景。
老夫人心里有了想法,到时候问问杨氏,这是什么树木,不高,但也有快两米高。
顶上也有小红果,在冬日里既好看又喜庆。
自家府里也能栽种一些。
进到大宅子里,杨清对几个孩子说,除了静宁院与松柏院,还有芙蓉苑,其余的院落你们随便挑,可以大家住在一个院落 ,也可以分开住。
挑好告诉身边的人就行。
好了,大家去挑选,两刻钟以后,咱们在餐厅汇合,没有挑好也没事。
用过午膳,可以再挑。
说完,杨清对红嬷嬷说,红嬷嬷,麻烦你带着周嬷嬷送老夫人去静宁院。
是,夫人。
盖庄子的时候,她就想到了,可能会用的上,就用了侯府院落中二老院落与自己院落的名字。
红嬷嬷带着老夫人的心腹周嬷嬷朝静宁院去,春杏扶着老夫人,在后面慢慢的跟着。
杨清则是带着两个儿子去到芙蓉苑。
每个院落都有人,选好以后 ,院落的下人,带着这些小主子们,参观院落。
参观卧室,客厅,还有厨房,以及卫浴间,这与他们在侯府住的不一样。
那这样就是不用恭桶?乔弘好奇的问。
嗯,不用。
温泉庄子的下人骄傲着。
这些可是温泉庄子先开创的,慢慢再在主子其余的庄子上改造。
用晚膳后,一群孩子们个个的都在泡温泉。
屋内不用火炕也很温暖舒服。
睡在软乎乎的大床上,一个简单的大床,上面吊着圆顶帐,从上面吊着,遮掩住床。
平时,顶账被挽住,也不阻挡任何光线。
前后开窗,夏日,春日,光线肯定特别的好。
乔瑾,乔耀,乔弘三人住一个院子,乔心兰与乔心莲住一个院子。
院落紧挨着,也能相互照应。
老夫人泡在温泉水中,舒服的喟叹,真是舒服。
周嬷嬷也在隔壁池子泡着,与老夫人就半米宽的走道。
笑着应道,嗯,老夫人每天泡一泡,对身体好。
是,还别说杨氏的运气着实不错。
老夫人也不得不承认,运气最好的是杨氏。
皇宫里。
太后已经病了一段时日,最近病情加重,越发的干瘦,感觉一阵风就能吹起太后。
整个人消瘦的不行。
皇帝也是一筹莫展,对于太医院院首提出的用那支人参,皇帝是千般万般的不舍。
太后是他的亲母他也不舍得。
正是焦急时,身边的心腹太监沙公公出主意,皇上,可以选威远侯府的侯夫人杨氏进宫,让杨氏侍候太后,做药膳。
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
皇帝当下明白了 。
开怀大笑,紧握成拳的拳头在桌子上用力一锤,还是你老小子坏水多,甚好甚好。
你亲自去跑一趟,对了,让杨氏带着两个孩子进宫。
是,奴才立即去办。
沙公公带着圣旨领命奔向威远侯府。
太后身体不好,是因为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退导致。
七十的老太太,加上平日吃的精细,粗粮吃的少,也不动弹,身体自然有些毛病。
去到威远侯府才知道,杨氏带着孩子们去了郊区的温泉庄子。
已经去了几日,暂时还未归。
由老侯爷率领府中其余的人接下圣旨。
府中派人马不停蹄的上山找人。
沙公公一直就这么等在威远侯府,也不急着回宫。
直到杨清一群人匆匆赶回来,此时府中的容嬷嬷已经替三位主子收拾好换洗的衣裳以及自己的行李。
赶回来的杨清 ,在路上就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
还不是那小□□帝依然眼馋自己手中的人参。
自己的不舍的,就来祸害她手中的。
什么做药膳,哼。
算了,算了,胳膊拧不过大腿 。
路上就交代红嬷嬷,留在府中,看好芙蓉苑。
此次进宫能带着进去的就只能是容嬷嬷。
前脚进宫,后面就关了宫门,时间已经很晚。
也来不及去看望太后,母子三在寿宁宫跨院的小院落住下。
当晚,杨清就看了太后的医案诊断,然后交给太后身边的嬷嬷一张单子,麻烦嬷嬷,务必让早点送来。
还有明早的早膳,有些什么食材,还得麻烦也让人列张单子给我。
好,麻烦杨夫人了。
珍嬷嬷一脸忧愁,对于皇帝请来这位威远侯夫人,她也明白,是皇帝自个儿小气。
想尽孝心,又不愿意出人参。
对于这位,无论能不能治好太后,她都得好态度的待着。
一份天大的人情,即便治不好,也与杨夫人无关。
不麻烦。
送走珍嬷嬷,杨清才给孩子们洗洗睡下。
两个孩子早已困的眼皮子都抬不起来,任由杨清折腾。
翌日,天不亮,杨清就起床开始准备早膳。
身边除了她自己带来的两位丫鬟,还有太后宫中的宫女玲珑。
玲珑看着杨清从一个木盒子中,取出来一支人身,切下参须,放置在一边,让她的贴身丫鬟收好木盒。
再就是处理食材,早膳简单,一个药材与食材煲的汤,还有一碗稀淡的粥。
早膳做好,太后刚好洗漱完毕。
珍嬷嬷亲自端着早膳过来,太后,用早膳。
枯瘦的太后,浑身发软没力气。
被宫女扶着,坐在桌子前,闻着味道,有了那么丁点食欲,这是什么汤?清清亮亮的,看着颜色不错。
色,香都有了,只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不知道,还没有来得及问名字。
等下老奴就去问问。
珍嬷嬷侍候了太后一辈子,她是太后从进宫之前的丫鬟。
不必了,知不知道名字都没事。
等下见面问一声就行。
老太后喝下第一口,第一个感觉是鲜,虽然有有药材,但这湯确实鲜。
第二个感觉就是,汤水清,但口感丰富不黏腻。
第三个感觉,喝下去全身暖乎乎的 。
明明这个汤并不是多烫,在寒冷的冬天,可做不到让全身发热的程度。
很快的全身有股着热热的气流,流遍四肢百骸,就连头顶的百会穴都暖暖的。
很快,太后主动的喝碗第一碗汤,跟着再喝下一碗,还吃了一碗稀淡的粥水。
老太后许久没有吃下什么,开始只能吃流食。
喝完两碗汤还剩下半罐子汤,太后吩咐珍嬷嬷,剩下的半罐子汤,盖好就放在这里。
等午膳之前送去小厨房让威远侯夫人热热再给送来。
人参也不多,就一支,还得节约着些。
太后也明白自己的皇帝儿子打的什么鬼主意。
是。
珍嬷嬷见主子喜欢,心中也欢喜。
接连三天,餐餐都是粥水,汤水。
第四天,太后开始吃软烂的米饭,还有青菜,汤水也是有的。
在宫中一直住到第十天,才让太后开始吃点荤腥。
就十天的功夫,太后已经有了好转。
有了一点点肉,气色也好了不少。
十天的功夫里,皇后与皇帝先后召见了她。
两个孩子得了一大堆的赏赐。
皇帝,皇后,太后,还有后宫各嫔妃全给了赏赐。
一直到腊月二十九,杨清母子三才出宫,那支人参也用的差不多了。
太后的身体也差不多大好,让她进宫做药膳是个借口,那个她都能教。
主要还是皇帝小气,加上馋她手上的人参。
最后剩下的就能切薄薄的十片左右 ,皇帝才罢休。
走的时候,各宫的主子还有宫中三大主子,以及东宫太子那边,又送来不少赏赐。
杨清的名字,再次传入各大权贵高官的后院。
一时之间又议论纷纷,正月没过,再次有人提起杨清命中带福。
多传奇啊!从村姑到侯夫人再挖到变异的人参,救好公公,随便买座山头,种树,挖出温泉,现在又用人参与药膳治好太后。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福气是什么。
何府的老夫人听了,呲之于鼻,却不敢反驳。
心里越发的不得劲,那村姑怎么就那么命好。
可恶……正月二十,侯府老夫人米氏的娘家,有场婚宴。
老夫人的大侄孙成亲,威远侯府作为亲戚肯定要去参加。
用过早膳,一家人要去的都要出发。
杨清带着继女,乔心兰,乔心莲。
继子们由威远侯带着。
抵达米府,受到热烈的欢迎,米府如今的当家夫人米大太太亲自迎接。
表弟妹,这可是你头一次出门参加宴会,可真给我们府里面子。
大太太也是人精,知道这位如今正受上面几位巨头的看重。
上次的年尾宫宴就能看出来。
孩子大了些,也应该出来走动走动 。
之前有些慢待,嫂子可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之前确实也是因为你有身孕在身,后面孩子又小……具体什么原因,都知道。
没有必要说出来。
米府来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威远侯府与米大太太的娘家。
今儿的成亲的大公子是米大太太的亲儿子嫡长子。
天依然寒冷,进府以后,他们作为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去了一座中等的厅堂。
乔心兰,乔心莲伴随在杨清的左右,也不离开,厅堂中间摆放在几个大炭盆。
屋内暖意融融。
杨清这边很少有人前来说话,也没有什么人主动找她说话。
倒是杨清闲着没事,带着两个闺女走了出去,转悠。
母亲,我们去哪儿?乔心莲小声的问道。
随便转转,听你们的祖母说,米府的景致不错,转转,看看,再回屋烤火。
是。
三人带着丫鬟在后宅转悠,走到一处转角处,撞到一人。
一位身披厚重的裘皮大衣的妇人,被撞,某一处被撞的生疼,杨清还来不及道歉,对方张口就骂。
长眼了没有,怎么撞人啊?这话说的。
杨清没有计较,立马赔礼道歉,不好意思,我们不是故意的 。
有没有撞伤什么地方,我让人去给您请大夫瞧瞧。
妇人不知道是天生脾气不好还是因为心情不好才脾气不好,不管是哪种,杨清都想着赔礼道歉,能原谅则万事大吉。
不原谅就请大夫瞧瞧,尽量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儿是米府大喜的日子,不管怎么也不能在米府闹起来。
免得主家不好做人。
请什么大夫,你是诚心想恶心我是吧?妇人听到请大夫,脸色更不好。
语气也更加的不好。
那您说怎么办,不小心撞到是我们不好。
您说个解决方案。
此时,妇人抬起头来,眼睛都亮了,直起腰来,可是你说的,我想什么赔偿,你就给什么赔偿。
可不许反悔。
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自然不反悔。
只是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赔偿?就短短几句话 ,她已经确定眼前的人认识她,至少知道她的身份。
人家在这里被自己撞,可不见得是巧合。
一定是有备而来。
既然这样,不如听听,到底为什么。
两方人都带着下人,远远望过来可是一大群人。
不一会儿,也有在外面走动的人也发现了这边有情况,走了过来。
几方都有人走过来,有人认出来要赔偿的那位妇人。
有太太就问道,李太太,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被称为李太太的妇人,抬起头,含着热泪,委屈巴巴的辩解,说着前因始末,还特意强调,自己身子骨弱,这被狠狠的撞一下,头晕目眩,眼花缭乱。
只怕是被撞的有些狠。
杨清不认识眼前的什么李太太,也不知道她是哪家的,家世背景怎么样。
但眼神清澈,一点也不怕事的望着李太太,等着她提出赔偿。
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可还小的乔心兰听不下去,小声的辩解,哪有那么夸张,我母亲也不是故意的 ,就是平常走路的速度 ,即便撞到也没有多痛。
还有母亲说了,给请大夫,是这位太太自己不要的。
我们又不是不负责任。
小姑娘嘴皮子很溜,嘚吧嘚吧的说道,周围的人都诧异的望向李太太。
李太太的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片刻之后,整理好内心的挣扎,平静的说,撞的多疼,你们知道什么。
我的要求也不过分,撞疼了我,回去要休养心情郁郁,让你们给点赔偿怎么了?顿了一下,继续说,我要求不高,只要杨夫人手中剩余的那一小截人参。
是要那变异的一小截人参,我想补补身体。
说的很是直白。
在场的一些不认识杨清的人,都明白了,心中鄙夷,但面上不显。
这位李太太也不好惹,背后站着一位亲王妃。
她的亲姐姐可是一位亲王妃,姐妹俩一母同胞。
李太太是个泼辣货,也是个不要脸的,占人便宜没个够。
不排除她有些事情是帮那位亲王妃做的。
她们姐妹俩出自一个落魄的侯府:长乐侯府。
长乐侯的嫡长女李依依虽然出自落魄侯府,可自小贤名远扬。
不只是贤名,还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容貌清丽脱俗,在京城的大家闺秀中,无人出其右。
嫡幼女李思思则与长姐不同,从没有任何名声传出,等名声大作时,已经是嫁为人妇。
她嫁入的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是鲁国公嫡次子。
说来鲁国公虽然不是豪富之家,但也不差,至少不是落魄户。
家里条件不错的,可李思思不知道是不是在娘家穷怕了还是怎么着,反正喜欢占人便宜的性子怎么也改不了。
成亲七年,连带着鲁国公府都因为她被人嫌弃,可即便这样鲁国公夫妻他们也不敢让儿子休了李思思。
谁让人家的亲姐姐是个皇子妃。
还是被封为亲王的亲王妃。
一说,大家都明白了,这是看上了威远侯夫人手中的那点人参。
在所有人想来,威远侯夫人会妥协。
破财免灾。
可惜,不是。
杨清一听,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只是冷哼一声,然后说道,我撞到你是我不对,我愿意赔礼道歉,但先请大夫来瞧瞧,到底伤的多重,需要人参补补。
我历来不占人便宜,但也不喜欢有心人算计。
李太太是出自哪家我不知道,嫁入的又是哪家,我也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不管你背后有多大的势力,想算计我可以,拿出绝对的实力,没有绝对的实力,我还真不会妥协。
就凭你现在的身份,还辖制不了我。
明儿,我会派人给贵府送去银子,算是我的赔礼道歉的诚意。
人参,你就不要想了。
说完,侧身对着另一边的人问道,还得麻烦您,告知我一声,这位李太太的身份。
站在一边吃瓜被问道的也是一位家世不俗的年轻太太。
那位太太手中捏着帕子,轻笑一声,没事,杨夫人,往日不出来走动,不知道是正常的。
这位李太太啊,可是京城里有名的人……这位年轻的太太简单介绍了下李太太的身份,包括她亲姐姐是二皇子妃的事情也说了。
哦,原来如此。
那明日送上银两赔礼,我得再找几位证人,我怕到时候有人不承认。
被内涵的李太太,可不管这些,一直坚持着,我不要银子,就要你手中的那截变异人参。
赔礼就得真心实意,不能敷衍了事。
不敷衍,想要人参没有,要不我今儿把这条命赔给李太太怎么样。
想要人参做梦,李太太要是一直坚持,我不介意进宫找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问问,顺便请皇后娘娘帮我请位宫中医女,好好给李太太做个全身检查,到底伤的有多重。
搬出来了太后与皇后 。
李思思没得法子,也不敢再僵持着,真小气,就那么小点点人参都不舍得。
村姑就是村姑,一点也不大气,真丢威远侯府的面子。
是,我是村姑,是小家子气,丢面子,不如李太太大气。
以后但愿能看到李太太大方。
说完,杨清牵着两个小姑娘离开。
离开前还感谢了番帮忙解说的那位太太。
回到厅堂,杨清不打算再出去。
古人真没有说错,宴会中到处都有龌龊,还是乖乖的坐在原位,尽量少走动。
没一会儿,新娘至,拜堂完毕,婚宴正式开始。
婚宴完毕,杨清以家里有小孩子,带着两个闺女回府。
从开始参加米府的宴会以后,这下,连借口也没有了。
一个个的帖子飞来,还有人请她去做及笄礼的正宾。
别人看中了什么,当然是觉得她命中带福。
从米府回来的第二天就请人做证,派人给李太太送去了一百两银子。
至于那位李太太怎么想,是否会找人告状,她不想知道也不愿意打听。
进入五月,春光明媚。
乔心兰,乔心莲姐妹俩下学以后,每天都会来芙蓉苑。
一直到用过晚膳姐俩才会回院子。
才几个月的时间,姐俩改变蛮大的。
杨清的言传身教,对两个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庶女不再畏畏缩缩,乔心兰也敞开心扉,慢慢接纳这位继母。
对于外祖母说的那些,也越发不喜欢听。
对于外祖母说的那些,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去外祖家也去的越发少。
不是必要去,她一般都不去。
二皇子府(惠亲王府),李思思正在告状,对面坐的是惠王妃也是那位当年名满京城的李依依。
看面相,温柔贤惠,美丽动人。
托腮温柔的听着,时不时的点头,偶尔还附和一句。
听着亲妹妹说,姐姐,你说那人多小气。
我还不是想着要到那人参 ,到时候给姐姐送来。
可是那村姑一点也不识趣,还不给你面子。
惠王妃温柔的劝解,思思,好了好了,东西是人家的。
人家不愿意 ,我们难道还能强要不成。
姐姐,我也是为你好。
你的身子骨弱 ,有了那点人参,到时候找太医教些药膳方子,调理调理也许能调理好你那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的毛病。
李思思念叨着。
哪有什么办法,东西是人家的。
我们也不能强抢,再有就那么点点,去抢也犯不着,谁知道那么点点能不能治好不是。
好了好了,以后你别招惹那杨氏,她是村姑出身,即便学了规矩,可骨子里不是个守规矩的人,做事做人也是野路子。
你与她斗,我怕你会吃亏。
我不怕,姐姐。
李思思依然气鼓鼓。
李依依越发为她着想越发劝解她,她心里就越发不得劲,想抢到那截人参。
别,千万别。
李依依伸手拉住妹妹的手,又温柔的劝慰着。
只是她心里也是暗恨 ,她的身体确实不好,到了冬日就手脚冰凉,差点连孩子都生不了,成亲十年,好不容易生了个孩子。
为了保险 ,她还想再生一个或两个儿子。
可十年就怀孕一次。
李思思上次差不多是明抢,就是因为她一番在李思思面前故意感叹一番,才有那次的明抢。
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个妹子蠢得死,办事不动脑子。
把事情办成这样 。
心里不管怎么骂人,但面上依然温柔体贴。
在所有人的眼里心里,她可比观音菩萨还善良。
不能崩人设。
端午前夕,老夫人带着府中的女眷还有孙子孙女去郊外的相国寺斋戒几日。
浩浩荡荡,一长溜马车。
这几日去的人不少,路上还遇到了别的府的马车。
杨清的马车就坐着她自己与两个儿子还有乔心兰与乔心莲。
五人在宽敞的马车里底下垫着厚实的棉被,颠簸也不那么难受。
上山的路上 ,没想到遇到了何府的人。
还不少,何府老夫人招手示意乔心兰过去。
去吧,陪你外祖母好好说说话。
等下我让心莲告诉你我居住的房间。
抚摸着心兰细软的头发,温柔的说道。
是,母亲。
乔心兰带着丫鬟走了过去。
那边何府老夫人一直仇视的望着杨清,眼神中都带着不善。
她最不喜欢看着外孙与外孙女亲近杨清。
也不是杨清,而是威远侯的继夫人,谁是这个身份,她就不待见谁。
何家下一代没有能撑起家族的人,她一直希望外孙子以后能娶自己的亲孙女,两家再亲上加亲。
到时候拉拔何府下一代。
可只要生了儿子的威远侯继夫人,就都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能弄死继夫人,一个身份低的继夫人更好,但她能弄死小的。
一切有可能阻碍她计划的人都要除掉。
她此时有些后悔,后悔没有提前除掉这位,看来不是个善茬。
要是在定亲以后就除掉就好了,虽然前女婿一直不怎么待见她。
可她居然进门喜,还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真厉害。
本想等老威远侯去了以后,找人唱衰这位,可这位居然命好挖到了变异人参。
治好了老侯爷那老不死的。
想唱衰她是个扫把星,也没有机会唱衰。
后面这位一路好运,再也没有给人机会唱衰她。
何老夫人不是一般的后悔。
那带毒的眼神,杨清看的清清楚楚。
她还是坚持一个信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哪怕察觉到别人的恶意,也不主动出手。
这是底线。
上山以后就一直没有闲着,在寺庙开放的区域到处烧香拜佛,能拜的全拜了个遍。
她内心是不信佛的,她信道教。
入乡随俗,大家都拜,她也虔诚的拜一拜。
在十八罗汉殿,只有她与两个孩子还有身边的丫鬟,嬷嬷。
正拜着,突然身后的大殿门,被推动快速的关紧。
殿内忽然变的漆黑一片。
只有那缭绕的香火烟雾升腾。
谁,是谁,搞什么恶作剧,快打开门。
春书跑过去要打开门,可门从外面关上,想开门,是开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