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58 章

2025-03-22 07:50:22

早上七八点, 农老大爷就来敲门了。

各位同志,早饭做好了, 快来吃咧。

倪幼幼困难地睁开眼, 身体沉重得不像话。

旁边的章姚睡得太沉,压根没听到,而最右边的周梅春直接蒙头继续呼呼大睡起来。

地上都是她们的行李, 阳光从侧边报纸糊的窗户透了进来。

倪幼幼应了一声,随即起身把地上的行李收拾了一遍。

她们住的泥房面积很小, 屋内除了炕和炕上的木柜,什么也没有了。

没过多久, 又听到黄启在外边敲门的声音。

章同学, 你们起了没有?黄启的嗓门更大,章姚顿时被惊得一个激灵, 醒了。

起、起了!周梅春嘀咕了一声:怎么这么吵啊, 烦死了。

章姚急匆匆地一边穿起衣服一边说:你赶紧一起起来,要是不起, 等下他们进来, 我们可不管。

虽然昨晚农老大爷没具体说农场里是什么情况,但这里很明显是有病患的。

他们既然是来支援的,肯定不能偷懒。

周梅春一听,也只能磨磨蹭蹭地起床。

等三人收拾好, 就拿着洗漱的东西开了门。

天色大亮, 倪幼幼看清了青水镇农场的情况。

农场只有西面有一堵半人高的围墙, 北面是村民住的泥房,东面和南面什么也没有, 一眼望过去, 还能看到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坡。

农场中心还有很多没完工的工程, 铁楸、木板车丢在地上没收,两头驴在麦垛旁吃着草。

此刻这么多泥房,除了最靠近他们都那家飘着炊烟,其他的冷冰冰的,不像住人的样子。

黄启和另外两名男同志此刻正蹲在一旁洗漱。

旁边有一水缸,章姚过去打水,发现水快见底了。

周梅春忍不住抱怨:这什么情况,连水都没有。

黄启说:这农场还没完善,水井还没打出来呢!这一缸水还是村民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挑回来的。

周梅春乍舌:那我们洗澡怎么办?章姚受不了她这样,你还想洗澡,能吃的上饭都不错了!那两个中医药大学的男同志也看不惯周梅春这样,觉得丢了自己学校的脸面,便说:别嫌弃了,收拾好去看看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吧。

农场里清一色的黄土地,漱口的水都得留着。

别说周春梅了,倪幼幼也有些忍受不住。

其他不说,就说防止疫病传染这一项,也是需要饭前洗手,注意卫生的。

这样的条件,怎么进行疫病防控干预?倪幼幼脸色凝重,决定看看病人的情况再说。

等六人都洗漱完毕,才看到农老大爷所说的早饭是什么。

每人一碗浓稠的米汤,这就是当地人能拿出来最好的早饭了。

农老大爷说:你们可别嫌弃俺们,俺们这习惯吃粗粮,没多少大米。

倪幼幼看只有六碗,就问:你们不吃吗?嗐,俺们这边习惯一天只吃两餐,你们是来帮俺们的,有啥习惯,俺们都顺着你们来。

话虽这么说,农老大爷还好,看到她们吃米粥面不改色的,他身后的几个年轻人就不行了,看得直咽口水。

几人心里不是滋味。

——这样的条件,他们真的能做好灾疫的工作吗?*出完早饭,农老大爷把农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青水农场原本是一个小村落,但半年前染病,全村几十号人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后来为了方便政府人员管束,被劝着离开住了几代人的地方,来到这里。

住了一段时间,除了用水问题,村民们还算适应。

如今青水农场一百多号人,平日靠麦田和养猪过活。

好在现在是农闲,大家才对搬出了镇子没什么意见,否则不少人是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来这边的。

从去年开始,他们镇子陆陆续续死了几十人,现在还有二十多人病得躺着起不了床,轻的每天上吐下泻,重的已经是奄奄一息。

现在这些病人全部在水泥房里隔离着,每天每户出一人全副武装进去照顾里边的病患,除此之外,只能让症状轻的照顾症状重的。

即便村民们把该做的事都做了,也听从了上面传达的指挥捂着口鼻,出入隔离屋洗澡,用热水烫衣服,也还是隔三差五就有有人被传染,然后被隔离在水泥屋里。

农场的人还算通情达理,知道这些病治不好,也没要求他们几个志愿者承诺什么。

农老大爷说:俺们也不求别的,就希望那些刚被传染的人能快点好,别加重就成。

黄启便说:大爷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就是帮大家共度难关的,肯定会尽力帮忙。

农老大爷应了一声,俺们相信组织。

这时,有村民从外面进来传话:大爷,外面来了两个外乡人,说车子坏了,想借住一段时间,等修好车子再走。

农老大爷皱眉:他们不知道俺们这里是什么情况吗?知道,俺都和他们说咧。

那就带他们去空房子里住个几天。

好咧。

农老大爷交代完,就带着六人准备去看看周围的环境。

一出门,倪幼幼就愣住了。

在不远处蹲着修车的人,不正是在金城市场上遇到的尹烨吗?农老大爷:你们一起过去看看,看着也像是从城里来的,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六人来到吴青峰面前打了声招呼,吴青峰看到倪幼幼,放佛见到熟人,是你们啊,真巧。

任航瞥了一眼倪幼幼,又继续手里的动作。

他们的车是一辆破旧摩托车,半路熄了火后打不燃,推了大半天才找到他们这。

章姚也看到任航了,她撞了撞倪幼幼的肩膀:幼幼,那不是前天你说的熟人吗?这可真是缘分啊!黄启也问:是你认识的人?倪幼幼想到之前的猜测,不敢应声,她不动声色地看了尹烨一眼,轻声说,不认识,之前认错了。

任航的动作微不可闻地顿了顿,很快又继续动手起来。

吴青峰说:我们想去边界,我娘在那边,我们几个不放心,就想着过去把人接出来,没想到半路车坏了,可能就在你们这住上几天了。

他从口袋拿出两块交给农老大爷,麻烦大爷了。

农老大爷不客气地收下,俺们这没水,吃的也不多,你们要不嫌弃就留下,除了水泥房那屋,其他的空房你们都可以住。

吴青峰说:我们手上没啥干粮,还想找你们买点。

农老大爷后面的年轻人抢着说:俺家有,你跟俺来,俺卖给你。

吴青峰便跟人去了草泥房。

黄启走过去帮任航:兄弟,我来帮你。

任航看了他一眼,直接把扳手丢给他,正好我也饿了,修好了告诉我。

黄启:……怎么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大冤种。

任航站起身吊儿郎地往吴青峰的方向走。

路过倪幼幼的时候也没停留,倪幼幼抿了抿嘴,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递到他跟前。

这个可以抵抵饿。

任航看了一眼她白嫩嫩的手指就继续往前走了。

不用,我们不认识。

倪幼幼:……很好,确定了,就是尹烨这个幼稚鬼。

*任航和吴青峰来到农场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午饭前,倪幼幼把感染过疫病最后又自愈的几个村民看了一轮,发现这次的时疫是以寒湿为主,但因为大西北干燥的气候,外邪入侵人体容易燥热化。

病机很复杂,若是祛湿,容易伤阴,若是滋阴,又容易加重寒湿之气。

而且湿性重浊黏腻,迁延难愈难以消除,难怪这次的疫病如此难熬。

这些人自愈,那真是体制好再加上运气不错了。

倪幼幼把几人的情况一一记录好。

中医药大学的胡大勇看到倪幼幼把脉看舌象,有些诧异,倪同学,你也懂中医?章姚说:她不仅懂,还很厉害呢。

倪幼幼:只是懂个皮毛。

周梅春很高兴:我就说嘛,这样的时疫,还是得中医治疗,西医可不顶用。

章姚一听,不满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没有我们西医的针剂,你知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周梅春寸步不让,那你们倒是把这场疫病治好啊,别只说不做,丢的可不是你自己的脸而已。

章姚气坏了。

好!咱们这三个西医,三个中医,这次就来比一比,到底是中医厉害还是西医厉害。

周梅春凉凉地说:那你得让倪同学不用中医才行。

章姚咬着牙狠狠地转身拉住倪幼幼:幼幼,你这次一定要站在我们这边,不准用中医的办法给人治病。

倪幼幼:……这简直就是殃及池鱼。

黄启给她打了个眼色:先答应吧,免得没完没了的。

看来黄启应对这样的情况已经很有经验了。

周梅春环胸笑道:好啊,赌就赌,谁输谁道歉呗。

*任航把摩托车推进屋子里,吴青峰蹲下身子看了看,真坏了?还能是假的不成?虽然这次两人是有目的来到青海镇,车坏只是个借口,为了方便离开,可没想真把车弄坏。

吴青峰检查了一番,果然坏了。

他怀疑地看了任航一眼,却不好说什么,只说:要想办法联系老爹他们才行,否则到时不好离开。

为了提高效率,尽可能抓多一些羊羔,老爹带着吴青岭和吴晴去了大西北其他地方,说好了五天后在省城马路那集合,要是车真的坏了,那可就麻烦了。

任航不置可否,看情况吧,这边生病的人多,我可不想抓了羊羔还得赔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