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旌旗要回来了, 苏蔓青的心当然也飞走了。
院子里,正在鸡窝旁喂小鸡的三个孩子也听到了广播声,手里提着的土陶罐应声掉在了地上, 小鸡们瞬间蜂拥着争抢里面的蚯蚓, 一个个兴奋得啾啾啾直叫唤。
爸……爸爸要回来了!大毛愣愣地看着两个弟弟,脸上有兴奋, 也有忐忑。
二毛跟三毛也抓紧了各自的手。
要……要去接吗?好半天,二毛才听到自己的声音。
去吗?兄弟三人对视一眼, 然后都抬头看向了二楼阳台上的苏蔓青。
但苏蔓青此时的心神早就不在这里, 也就没能顾上几个孩子。
铁……铁柱哥呢?因为紧张, 大毛不自觉话都说结巴了。
出去了, 说是去运木柴,他昨天联系到人买了一大车木柴, 一会就会运回咱们家。
说这话是时候二毛指了指鸡窝旁新建的柴棚。
因为家里修了炉坑,冬天就比较费柴,苏蔓青觉得厨房太小, 不利于存储木柴跟煤炭, 干脆就在鸡窝的旁边又请铁柱修了一间宽大的柴棚,柴棚有了,当然是要把过冬的木柴提前存上。
茫然地看了一圈院子, 大毛干脆蹲下身子抓起一只鸡崽。
感觉到小鸡身体的体温跟微微的颤抖,他的心终于平稳下来。
咱们去接爸爸吧!说这话的时候,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发着光。
好。
二毛跟三毛看着大毛的眼睛点头同意, 不管心中怎么想, 但爸爸回来确实也是好事, 最起码妈妈是最开心的, 只要妈妈能开心, 他们就开心。
放下手里的小鸡,大毛拍了拍手,带着两个弟弟去洗手。
摸了小鸡,喂了蚯蚓,一定要洗手的。
妈妈,我们出去玩了。
弄干净的三兄弟站在院子里对着阳台上的苏蔓青大声说道。
苏蔓青这才回神,叮嘱了一声,别跑太远,注意安全,大毛,你要带好两个弟弟。
她这完全是出于本能与习惯的叮嘱,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三个孩子的异常。
知道了,妈妈。
像往常一样,三个孩子开开心心对着苏蔓青挥了挥手才出了家门。
一出家门,他们就跑了起来。
广播声音他们已经听清了,归国的战士明天才回进城,今天他们就算是去火车站也接不到人,更重要一点,战士们是分批回来的,那么多人,谁也不知道萧旌旗坐的是那一辆火车。
现在去哪?乱晃在家属区,心不在焉的二毛问了一句。
不知道。
大毛的声音有点闷闷的。
要不,咱们去家属院后面的河边吧,那边人少,还能采野菜,捡拾柴火。
最小的三毛见两个哥哥心思都不在身边,干脆就做主安排了行动。
行,去后面的河边。
说完这话,三个孩子才转身往家属区大门走去。
广播才播了一会,这会就已经能看出家属区里人人喜笑颜开,到处都有人在热热闹闹挂彩绳,挂小红灯笼,看着这些热火朝天的热闹,他们总有一种感觉,好似这份热闹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大毛他们也知道,他们不应该有这种想法的。
但人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思维并不由他们所控制。
他们希望萧旌旗回来,但又害怕因为萧旌旗的回来而改变早就习惯的幸福生活。
脑子里想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三个孩子飞快地跑出家属院。
路上,其实他们遇到了邓兴邦跟徐新霁这几个新的小伙伴,但因为心中想着事,就没有看到他们在远处挥舞的手,而是隔着一点距离跑走了。
兴奋挥舞着手臂的邓兴邦脸僵硬了。
怎么回事?大毛三兄弟怎么不搭理他们了?面面相觑,徐新霁跟张建军他们也搞不懂,刘成业想了想,猜测道:你们说,会不会是因为咱们这几天没有去跟他们一起做作业,他们生气不跟咱们玩了?这猜测还真有可能!邓兴邦他们这几个小孩早就野惯了,放假后哪里还能老老实实坐在家里写作业,每天早上天还没亮他们就跑去了隔壁军营锻炼(玩耍),如此一来,当然是错过了大毛三兄弟的学习安排。
原本邓兴邦还洋洋得意这个办法帮他们摆脱了学习的麻烦,但看到刚刚大毛几兄弟鸟都不鸟他们一眼,他顿时心塞无比。
徐新霁几人也心塞。
对于大毛这几个新朋友,他们还是很认可的。
要不,咱们跟上去跟他们赔礼道歉,大不了从明天开始咱们就跟着他们做作业好好学习。
不想失去新朋友的张建军提出解决办法。
刘成业看了看徐新霁,又看了一眼邓兴邦,见两人也不想跟大毛三兄弟绝交,于是率先点头同意,行,咱们就这么办。
走,跟上。
达成意见统一,邓兴邦等人就追着大毛三兄弟的脚步而去。
幸好周边没什么高大的树木或者是建筑遮挡视线,出来家属区,远远的,他们能看到大毛三兄弟奔跑的身姿,也就没有跟丢人。
大毛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邓兴邦几个小朋友跟来了,一口气跑到了小河边。
看着清澈的河水,站在河边的三个孩子把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喘气。
跑太快,有点呼吸困难。
结果气还没喘匀,他们听到了奔驰而来的脚步声,邓兴邦那咋咋呼呼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过来,大毛,二毛,三毛,你们跑那么快干嘛,也不等等我们,我们都在后面叫老半天了。
你听见叫了?二毛侧头问大毛。
没听见。
脸红扑扑的大毛摇头。
一旁喘气最厉害的三毛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见了,但你们俩跑太快,我叫你们都没停下来,只能跟着跑,反正跑不动了大家都会停下来。
这话刚好被跑近的邓兴邦几人听见。
大家直接大眼瞪小眼。
搞半天,我们叫那么大声你们都没听见?邓兴邦有点心伤了。
大毛肯定不能打击新朋友的团结性,看在邓奶奶分自己那二十只小鸡苗的份上,他不得不用心安抚小伙伴,我跑太快,风刮过耳边呼呼的,真没听见你们的叫声。
这也不算假话,他有心事,加上跑得快,真没听到邓兴邦等人的叫声。
二毛都懒得解释,反正有大毛解释了。
好吧。
看出大毛、二毛神色不似做假,邓兴邦赶紧抛开这个危险的话题兴冲冲说起了另外一件大事,大毛,你们听见广播声了吗?明天为国争光的战士们就要回来了,咱们去火车站吧,到时候人肯定很多,很热闹。
这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大毛跟二毛幽幽地看着邓兴邦。
怎……怎么了?邓兴邦被看得心里有点发毛,他这不是为了赔礼道歉才特意说的这个事吗。
他可知道大毛他们的爸爸要回来了。
明天整座城市的人肯定都会集中往火车站去,到时候去往火车站的公交车都能被挤爆,咱们小胳膊小腿,可抢不过大人,如此一来,怎么去,火车站离咱们那么远,总不能跑着去吧?大毛迅速恢复理智。
虽然他之前也说过想去接萧旌旗,但现实问题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当然有办法。
一听大毛是担心公交车的问题,邓兴邦立刻把胸脯拍得啪啪作响,生怕大毛几兄弟没看到自己的兴奋。
你有车?二毛的眼神亮了起来。
我没车。
邓兴邦才九岁,怎么可能有车。
那不是废话吗?大毛白了邓兴邦一眼,他能跑着去,但三毛还小,跑那么远估计体力不够。
我没车,但我爸有车啊,咱们去噌我爸的车,我听说他们明天也要去火车站欢迎归国的战士,既然同路,咱们跟着噌噌车肯定没问题。
邓兴邦算盘打得还真响。
但大毛他们还是怀疑。
二毛直接明说道:大人们明天去火车站肯定是正事,咱们几个小孩跟去你觉得不会影响工作吗,你别幼稚了,要是我,我也不会带一群小孩。
对的,还是一群需要照看的小孩。
三毛补充了一句。
明天绝对是省事中的盛事,城里肯定都挤满了人,比过年还要热闹,这么多人,几个小孩就像几滴水落入大海,瞬间就能被淹没,没人照看着说不定会出事,没有大人在这种场合会让几个小孩去添乱。
一连被大毛三兄弟理智的否决,邓兴邦几人也泄气了。
那怎么办,咱们怎么去?不知道。
大毛还是老样子回答。
这下,叹气的可就不止大毛三兄弟,还多了邓兴邦几人。
就在几个小孩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时,一颗小小的石子落入他们身旁的河里,溅起一连串的水珠。
被水珠溅到脸上,大毛他们侧头看去。
然后就看到了周承东跟陈策。
周哥哥,陈哥哥。
看到这两人,再看着两人身上穿着的军装,大毛圆溜溜的大眼滴溜溜一转,拔腿就跑了过去,叫人也叫得特别的热情。
跟三毛撒娇时那超级甜糖的声音一个样。
邓兴邦这些没听过的小孩集体打了个哆嗦。
周承东与陈策的汗毛也竖立了起来,两人面对奔跑而来的大毛迅速转移阵地,同时说道:停停停,好好说话,别献殷勤,我们不吃这一套。
他们之前就被萧家这几个娃坑了。
血一样的教训至今都觉得超级痛,一周了,他们连走路都不敢走萧家门前,就怕再次见到苏蔓青要叫阿姨。
好吧,两位大哥。
见周承东与陈策对自己避如蛇蝎,大毛直接停下了奔跑的脚步,语气也恢复了正常。
早这么不就得了。
看着这样的大毛,周承东与陈策心里才不发毛。
两位哥哥,你们叫我干嘛?大毛殷切地看着周承东与陈策。
一听这肯定的话陈策乐了,辩驳道:我们啥时候叫你了?他可记得清清楚楚,他们之前根本就没叫这小孩,在小孩开口前,他们连话都没说过。
周哥哥,陈哥哥,你们用石子砸水不就是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就代表你们有话要跟我们说?二毛牵着三毛的手走过来替大毛解释了一句。
有前途。
看着萧家这三个孩子,周承东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周哥哥,陈哥哥。
随后跟上的邓兴邦几人也跟着大毛他们叫人。
我……陈策吐血,狠狠揉了一把邓兴邦跟徐新霁这几个小屁孩的脑袋,笑骂道:小屁孩,之前都叫我们叔叔,现在叫哥哥,是不是皮痒了想让叔叔我好好操练操练你们。
领导家属区这几个年龄小的小孩经常去军区那边跟着大人们训练,很多相熟的大人都指点过,周承东与陈策也没吝啬,有空的时候都会指点一番。
嘿嘿——被陈策夹着脖子,邓兴邦一点都不带怕的,反而振振有词争辩道:哥哥,陈哥哥,我们跟大毛他们可是兄弟,大毛他们叫你们哥哥,我们总不能还叫你们叔叔,这不乱套了吗?小兔崽子胆肥了啊!见邓兴邦还敢狡辩,陈策用力撸小孩的头。
不是胆肥不胆肥的事,咱们就事论事,我们跟大毛他们是兄弟,是平辈,他们叫你们哥哥,我们也必须叫你们哥哥。
邓兴邦他们之前没少被周承东与陈策用训练做借口收拾,心里正恼怒两人,此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那肯定是要找补回来。
周承东见陈策还收拾不了一个屁大点的小孩,直接喷笑出声。
周哥哥,你的辈分也低了。
见周承东还笑话陈策,三毛伸出手戳了戳周承东的腰,语气很是欢乐。
周承东:……这糟心孩子赶紧送走,不爱了!哈哈哈——,周承东,让你看热闹,岂不知你自己也在热闹中。
见到周承东被三毛一句话噎住,陈策突然就觉得阳光明媚,天气真好。
心情当然也很不错。
所有小孩都笑了起来,邓兴邦几人笑得尤其开心,好似他们终于打败了两个大人,赢得了胜利。
小邦子,你们快别笑了,你们也别以为自己沾了便宜,这事你们回家一说,估计还得挨打。
理智的二毛不得不提醒几个小伙伴别太得意忘形。
为什么?一听又要挨打,邓兴邦几人全身的皮就是一紧,精神也高度集中。
你们管我们俩叫哥,莫非回家也想跟你们的父母称兄道弟?要知道,我们可是叫你们爸爸是哥的。
陈策指着几个小屁孩笑得得瑟。
邓兴邦他们傻眼了。
好了,咱们各自论各自的关系,我们接着叫周哥哥,陈哥哥,小邦子,你们还是跟以前一样叫他们俩叔叔,这样回家也不会被打。
大毛不忍心看几个小伙伴一脸天塌的表情,赶紧出主意。
对,就还按以前的称呼叫,咱们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邓兴邦他们赶紧同意。
高兴地看了一眼邓兴邦几个小孩,周承东承认自己有了报复的心理,很好,小屁孩欠收拾,忙完这几天就给小孩加训,训到哭那种。
跟他一样心思的还有陈策。
摸着下巴,陈策已经在脑海里操练起这几个胆大妄为的小孩,妄图随意更改辈分,就该被收拾。
全身莫名一冷,邓兴邦他们看着笑得如同笑面虎一样的周承东、陈策,很自觉地靠近大毛三兄弟,然后转开眼睛不再看周承东与陈策。
鸵鸟心态就是如此。
哥,你叫我们干嘛?见半天周承东跟陈策都没说到正事上,大毛忍不住伸手扯了扯周承东的衣服下摆,仰头看着人。
没办法,周承东跟陈策都长得高,一米八几的个头,十一岁的他近距离对话必须扬头。
时间紧迫,周承东跟陈策也留不了几分钟,迅速收敛起脸上的笑意,低头看着大毛这几个孩子,严肃脸,明天军区首长要去火车站接人,需要些带红领巾的小孩,你们想不想去?红领巾?大毛他们之前一直在苏柳村生活,苏柳村的学生还没有配备红领巾,不太懂。
就是少年先锋队,身高一米二的小孩都可以参与,但明天的人非常多,场面大,不能怯场,为此,我们是专门回家属区挑小孩的。
周承东认真解释。
我们要去!大毛三兄弟都举手。
邓兴邦等人也举手。
他们在学校可都有红领巾,而且他们的身高也都达到了一米二,完全在可选的范围之内。
好,你们都去。
周承东跟陈策之所以来这里找人,就是知道这群小孩都跑这里来的,不仅大毛三兄弟是他们的目标,邓兴邦几人当然也是。
面对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他们军区这几个小孩胆子是最大的。
走,跟我们去排练,排练好明天就跟我们去接人。
抱起三毛,周承东直接往远处的军营走去,身后跟随着陈策与剩下的小朋友。
几分钟后,河边恢复了平静。
大毛他们到了军营,就有专门的老师教他们敬少先队员礼,也有人教他们怎么打红领巾,三个小孩都无比的聪明,只几分钟的功夫就做得一点瑕疵都没有。
这让教他们的老师既兴奋又遗憾。
兴奋于孩子们的聪明,遗憾于还没过一把为人师表的瘾三个孩子就全部都学会了。
但这也让老师对大毛三兄弟的记忆超级深刻,知道他们九月开学会进入军区子弟学校读书,更是开心,他相信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非常好。
军区为了明天火车站的迎接仪式,在整个家属区选了三十个小孩。
邓兴邦他们是第一梯队,也就是一直跟在首长身后。
大毛他们除了学好怎么敬少先队员礼,还得练习好站姿。
知道明天会一直跟在首长们的身后,大毛三兄弟学得尤其认真。
他们要在人海里第一眼就认出爸爸,也要让爸爸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他们。
经过半下午的练习,三个孩子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到了这个时候,周承东跟陈策才把他们这几个领导家属区的小孩送回家。
周哥哥,你之前真的给我妈妈打电话通知她我们在军区里练习迎接仪式了吗?坐在车上,即将进入家属区的大毛有点担心。
他们是午饭前就出门的,然后就跟着陈策他们进了军营,也没来得及通知苏蔓青一声,不知道周承东他们有没有及时把消息送到,不然妈妈要担心了。
大毛,你放心,我们的人员专门去你家通知你妈妈的,你妈妈知道你们在军区这边,没有担心,还留话让你们好好练习,明天用最饱满的精神迎接归国的英雄战士。
认真看着大毛,周承东以成年人的严肃口吻回答。
嗯。
大毛终于放心了。
坐在一旁的二毛、三毛也放心了。
如果我中午不回家吃饭,我妈根本就不会找我。
邓兴邦有点不太理解大毛他们为什么那么害怕苏蔓青没有得到他们在军区练习欢迎仪式的消息。
妈妈对我们特别好,特别好,我们不想她担心。
大毛握紧小拳头认真看着吉普车前进的方向。
失去过亲情,再次得到无私亲情才知道这份爱到底有多重。
见大毛三兄弟脸上的神色都很严肃,邓兴邦他们很自觉地闭嘴不再说话。
几分钟后,吉普车开到了萧家门口。
然后邓兴邦他们第一次正面清清楚楚看到了苏蔓青,看清苏蔓青的瞬间,所有小孩集体沉默了。
这是他们见过最年轻,最漂亮,也是最温柔的妈妈。
妈妈,我们回来了。
车一停下,大毛他们直接打开车门就冲向了那个站在院门口笑得温柔的年轻妈妈。
看着苏蔓青用修长的手指一一摸过三个孩子的头,邓兴邦他们突然就懂了大毛他们对妈妈的依恋。
母慈子孝。
中午苏蔓青还没做饭就收到了大毛三兄弟明天要跟着军区那边去火车站接人的消息,虽然诧异于孩子们有这个机会,但她也非常支持。
妈妈,回家吧,我饿了。
闻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红烧肉香气,大毛的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中午只吃了军区食堂的他紧紧抓着苏蔓青的手,才半天没见,他已经非常想妈妈,很想,很想。
二毛、三毛也有这种感觉。
仗着自己最小,三毛一只手牵住了苏蔓青,另一只手牵着二毛,也撒娇道:妈妈,我也饿了,特别特别想吃你做的菜,咱们回家吃饭吧。
好,回家。
苏蔓青能感受到孩子们的依恋,提醒三个孩子,跟小伙伴们说再见,咱们就回家。
说完这话,她抬头看向副驾上的周承东,微微点了点头。
周承东脸一红,小声叫道:苏阿姨好。
叫人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是羞涩的,但叫出声后突然又觉得无比的满足,满足到心情不错。
苏阿姨好。
后排座上邓兴邦他们兴奋地看着苏蔓青,甚至把小脑袋都挤出了车窗。
好香,好香,他们闻到了红烧肉的味道。
孩子们,要不要来阿姨家坐坐,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看着车窗里钻出来的几个小脑袋,苏蔓青有点惊奇又有点担心,她是真怕孩子们把头给卡住了。
面对邀请,邓兴邦等人非常心动,主要是空气中的肉香味无比的吸引他们。
苏阿姨,今天我们就不去打扰了,天色不早,剩下这些孩子的父母也还在等着,我得把他们几人送回去,改天我跟陈策上门做客,一定要尝尝阿姨的厨艺。
自从萧家重新做上肉菜,周承东跟陈策都减少了回家的次数。
闻得到吃不到,真的非常痛苦,比如现在……要不是车上还有这么多小鬼要送回家,他们真的想去萧家吃饭,狠狠吃一顿红烧肉。
但他们知道不合适,没有提前安排,肉肯定不够大家吃。
好,下次欢迎你们来做客。
苏蔓青对周承东承诺。
周哥哥,陈哥哥,小邦子……,再见,明天见。
大毛三兄弟也对吉普车里的众人挥手。
再见。
随着告别的话语说完,吉普车缓缓驶离了萧家。
等吉普车开远,苏蔓青才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家,家里她早就做好了一桌的美食,就等着三个孩子回家开饭。
去洗手,咱们马上开饭。
拍了拍三个孩子的后背,苏蔓青笑得温和。
走,洗手,洗手吃饭咯。
回了家,大毛他们瞬间又恢复了平时的活力,跟之前面对苏蔓青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铁柱早就洗好了澡在厨房盛饭。
他昨天联系到卖木柴的人家,看过木柴确实非常好,耐烧,于是约好今天直接就叫了车去拉,因为买得多,光从院门外扛到柴棚都忙活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再收拾好地面,也就到了现在。
大毛他们洗完手,一家人就围坐在了餐桌旁。
看着自己喜欢吃的红烧肉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红色光泽,大毛的筷子首先伸了过去。
三毛则是伸向了咕噜肉。
咕噜肉酸酸甜甜,他最喜欢了。
二毛夹的是水煮鱼片,麻辣鲜香,是他的最爱。
孩子们都吃上了自己最爱吃的菜,赵铁柱则随便夹着,桌上不管是哪一道菜都是他最喜欢吃的,就连素菜都如此,都是同样的猛火炒,也不知道苏蔓青是怎么炒的,青菜都能炒得如此青翠欲滴鲜美无比。
翠绿色的青菜沾了油,沾了盐,不仅好看,还超级好吃。
妈妈,好吃,太好吃了,我今天能吃五个馒头!这是大毛的豪言壮语。
我……我能三个!三毛也不甘示弱。
至于二毛,则用实际行动说话。
看着热热闹闹的孩子们,苏蔓青的心情更好,好得馒头都多吃了半个。
吃完饭,铁柱跟大毛很自觉地去厨房洗碗。
坐在早就换洗过的沙发上,苏蔓青跟二毛、三毛半瘫着轻揉肚子,吃过量了,肚子有点难受。
妈妈,咱们去院里散步吧。
二毛看了一眼厨房里的大毛提意道。
好,咱们去院子里走走,看看月亮,快中秋节了。
苏蔓青起身拉着两个孩子去了院里,少了一个黏人的大毛,她的手终于够分了。
领导家属区,从苏蔓青他们搬进来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又有很多家属陆陆续续入住,就目前来说,他们家隔壁暂时还没有邻居。
也能理解,都想靠中心位置。
月光明亮的院子里,二毛心满意足地牵着苏蔓青的手。
他们家从院门到正门的位置铺上了鹅卵石,鹅卵石能按摩脚底穴道,穿着轻薄的布鞋走在上面非常舒服,苏蔓青跟两个孩子走得很惬意,沿着栅栏,她栽种了一圈带刺的蔷薇,随着几天的生长,蔷薇缓过劲,开始茁壮成长。
她相信再过两月就能开出灿烂的花墙。
妈妈,你说我们明天能接到爸爸吗?终于,二毛问出了心里一直想问的话。
我不知道,因为他们是分批次、分不同的火车回来,我不知道你们萧爸爸会坐哪一列火车。
苏蔓青想过去火车站接人,但也知道那种盛况她只能被淹没于人海。
还不如在家里等,等萧旌旗回来。
这样,不管是她,还是萧旌旗,都能在第一时间就见到对方。
妈妈,你想爸爸吗?仗着年龄小,三毛问出了三兄弟最关心的话语,然后就扬起小脑袋目不转睛地看着苏蔓青,月光下,这一刻的苏蔓青美得像月宫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三毛这话也让洗完碗出来找他们的大毛停下了脚步。
他非常紧张。
见孩子们终于主动问到萧旌旗,苏蔓青停下脚步转头对大毛招了招手,等大毛跑到近前她才蹲下身子平视三个孩子,认真道:我想你们萧爸爸,非常想。
嗯。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
猜到孩子们可能担心什么,苏蔓青接着又说道:一个完整的家里必须有爸爸,妈妈,孩子应该是由爸爸妈妈陪伴着长大,这样的孩子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嗯,有爸爸,有妈妈。
三个孩子的心结被苏蔓青抚平,他们开始期待萧旌旗的回归。
对,家里有爸爸,有妈妈,有你们,还有会新的弟弟妹妹,每一个都是我们的家庭成员,每一个孩子爸爸妈妈都用心爱,爱是不分先后,也不分多少的,我怎么爱你们,也会怎么爱后来的弟弟妹妹,我希望你们也一样,因为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是我们真心喜爱与心疼的孩子。
苏蔓青知道孩子们可能还不太理解她的这番话,但有些事是无法避免的。
总不能他们养了这三个孩子就不再生自己的孩子,这样对谁都不公平,她能做的就是一视同仁,都当自己的亲生骨肉去疼爱。
这点,她希望三个孩子能懂。
三个孩子确实也听懂了,然后他们都扑进了苏蔓青的怀里。
妈妈,你还会像以前那么爱我们吗?大毛问话的声音有点闷闷的,他担心爱会被分薄,也担心苏蔓青会更喜欢自己生的孩子,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
感受着孩子们的不安,苏蔓青用手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语气轻快,也坚定,我当然会像以前一样爱你们,因为你们早就是我的孩子。
三年的相处,三年爱护,她相信自己做的一切孩子们都能感受到。
妈妈,我们一定会爱护好弟弟妹妹的。
作为最大的孩子,大毛代表着回答。
嗯,你们都是好孩子,妈妈期待你们的表现。
苏蔓青知道三个孩子都聪明,一定会自我调节好。
吸取着苏蔓青身上的体温,大毛他们放下了担心。
然后就开始跟苏蔓青诉说起今天在军区里的练习。
大毛甚至把苏蔓青拉回客厅,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们三兄弟让苏蔓青检验了他们一下午的劳动成果。
看着三个孩子那笔挺的站姿,再看着他们自信的脸庞,苏蔓青放心了。
他们家因萧旌旗的回归危机终于解除。
明天大毛他们要跟着军区人员去火车站接人,需要早起,苏蔓青只让孩子们闹腾了一会就赶他们回房睡觉,给孩子们讲了睡前故事,见孩子们都睡着,她才回了主卧。
主卧经过整理与收拾,早就大变了模样。
炕床上铺上了厚厚的褥子,这是从苏柳村寄来的,衣柜里放满了衣服,有原主留下的,也有这三年来苏蔓青添置的,更多了几件男人的衣服。
摸着厚实的毛衣,苏蔓青眼里闪过温情。
这件毛衣是她第一次打毛衣的时候给萧旌旗织的,也不知道是大了还是小了,等萧旌旗回来一定要让他试试大小如何。
纤长的手指缓缓划过毛衣,来到另一件衣服上面。
这是一件白色的衬衣,款特别简洁,是她按照印象中萧旌旗的体型让县城里的裁缝做的,也不知道穿在萧旌旗身上好不好看。
脑海里,苏蔓青已经自动浮现萧旌旗穿着衬衣时的禁欲模样。
三年了,也不知道那个男人跟梦境里的区别大不大。
但她知道对方更吸引她了。
检查完衣柜里的衣服,苏蔓青又去看了鞋,三年来,她给萧旌旗做了两双鞋,一双是夏天能穿的轻薄布鞋,一双是冬天在家穿的棉鞋。
睹物思人,半小时后,苏蔓青躺在了床上。
她有点迫不及待想见到萧旌旗。
一夜好眠,苏蔓青没有梦到萧旌旗,也没有做其他梦,好像刚刚闭上眼睛就醒来,醒来时,她还能看到夜空中挂在西天上的残月。
军区的起床号还没响,应该还没到六点,已经睡不着的她干脆起床给孩子们做饭。
孩子们今天参加的活动非常重要,当然要吃饱些才行。
昨天晚上发上的面团早就醒大成了好几倍,正是适合做馒头、包包子时。
一楼客房里的赵铁柱听到厨房动静也起床了。
嫂子,我力气大,馅料我来剁。
见苏蔓青准备剁肉,洗漱好的赵铁柱接手过去。
苏蔓青也没有跟赵铁柱客气,见人把剁馅的活揽下,她去了储物间把从老家带来的红菇用温热水发上,这菇混着肉馅做成包子,绝对能好吃得把人舌头都想吞下。
东北的夏天早上不算热,就算苏蔓青跟赵铁柱在厨房忙活半天也没流什么汗。
就在包子蒸上时,起床号响了起来。
天色也早就大亮。
嫂子,我去买点菜吧。
赵铁柱今天也要去火车站,担心一会买菜的人多苏蔓青不好挤,就自告奋勇。
行,去买点五花肉跟排骨,要是有肘子也可以买个肘子,咱们家有井,能放几天。
说完这些,苏蔓青接着又说道:蔬菜你看着买,咱家的人都不挑食。
赵铁柱笑,嫂子,就你这厨艺,没人能挑。
说起来让他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能给萧旌旗当警卫员,自从吃了苏蔓青做的饭,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
别贫嘴了,钱在客厅的抽屉里,你快去买,一会人就多了。
苏蔓青赶赵铁柱出门,今天可能会有很多军人回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食物,肉肯定是最抢手的。
好,我马上去。
赵铁柱提着菜篮子出了门。
他刚出门,大毛这几个孩子也冲到了楼下,起床号一响,他们肯定醒了,也自动起床。
妈妈,早。
三个孩子依次跟苏蔓青打招呼,然后就进了洗漱间洗漱。
萧家的早餐很丰富,凉拌木耳,凉拌马齿苋,还有西红柿炒鸡蛋,清炒莴笋,虽然菜里没有肉,但包子里有。
红菇和肉调的馅,好吃得三个孩子加一个赵铁柱停不下来。
吃完,三个孩子各自用干净手绢包了个包子塞衣服兜里,他们这是担心中午要是赶不上吃饭。
苏蔓青看着三个孩子的动作也没有阻止。
她多做了一些包子,本就打算让孩子们带些去的,等孩子们把包子放好,她才用布袋子把剩下的所有包子都装上递给大毛。
三个孩子:……好像有点舍不得。
拿去跟朋友们分,好东西就是要跟朋友分享的,你们不想等他们以后有好吃的也不给你们吃吧。
苏蔓青笑看着三个孩子挣扎的神情。
这样的神情很久没有看到了。
见苏蔓青真没打算再收回去,大毛只能接过包子,蔫蔫的回答道:知道了,妈妈,我们一定会把包子跟朋友们分享。
说这话的时候他恨自己肚子再大一点。
别舍不得,晚上妈妈给你们做糖醋排骨。
苏蔓青依次薅了薅三个孩子的脑袋。
好。
一听晚上吃糖醋排骨,三个孩子瞬间恢复精神。
再次检查了一下需要带走的东西,时间慢慢悠悠到了门外响起鸣笛声,听到喇叭声响,大毛他们依次向苏蔓青敬了个少年先锋队礼才出门。
妈妈,再见。
迎着初升的太阳,孩子们气势昂扬地上了门外的吉普车。
开车的是陈策,这次陈策的方位面对的是萧家,于是他在周承东取笑的目光下红着脸叫了苏蔓青一声阿姨才发动吉普车向家属区外驶去。
哼,昨天还笑话我,只能说是一报还一报。
周承东可不是个吃亏的主,得到机会立马挤兑回来。
行了,我道歉,以后这事咱们就揭过不再提。
陈策知道互相伤害是没底的,既然他们老娘认了苏蔓青做妹子,他们这辈分已经定下,更改不了,只能接受。
就在陈策跟周承东打嘴仗时,后座的邓兴邦扒拉着大毛不放。
大毛,你带什么好吃的了?我都闻着香味了。
大毛一上车他就在扒拉大毛手里的布袋子,结果扒拉到现在也没扒拉出结果,只能开口问。
吉普车空间就这么大,其实周承东他们也早就闻到了香味,只是想到可能是苏蔓青给大毛三个孩子带的食物也就没好意思问,没想到邓兴邦这小子这么没脸没皮。
直接就上手扒。
扒拉就扒拉吧,居然连袋子口都没扒拉开。
有点丢脸啊。
是包子,我妈妈包的,可香可香,香得我们早上吃了四个。
三毛伸出四个手指头对着邓兴邦等人比划。
礼虽然要送,但送礼也是有讲究的。
听到三毛的话,二毛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在众人的鼻翼下晃了一圈,这一圈使得大家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娘的,太香了!香得他们这些吃了早餐的人感觉到肚子又饿了。
我用我全部的零食跟你们换。
邓兴邦率先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鸡蛋糕,这是他临出门前奶奶塞给他的。
我也有,我的是饼干,很好吃。
徐新霁的爷爷是军区后勤部部长,家底也不错。
张建军看了刘成业一眼,两人也赶紧掏衣兜。
他们也带着零食呢。
不用换,这是我们请你们吃的,你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就要齐分享。
二毛见小伙伴们馋得口水都快下来了,才宣布了免费吃的事。
同时把手里的包子塞给了正在开车的陈策嘴里。
陈哥哥,你是最大的,先分给你。
至于大毛,已经把袋子打开像小朋友们分包子,周承东也分到了一个,吃着香喷喷的包子,周承东终于明白苏蔓青的厨艺到底有多好。
这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包子。
陈策也一手把控方向盘一手抓着包子猛啃。
可惜包子有点小,不经吃,他才咬了三口就没了。
舔了舔手指上沾到的油,周承东好奇问二毛,你分包子为什么从年龄最大的分,一般不是要关照最小的吗?听了周承东的话,邓兴邦他们也看向了二毛。
陈哥哥在开车,他年龄最大,责任也最重,首先分给他包子你们有异议吗?二毛看向众人。
小朋友们都摇头,只有周承东没吭声。
陈策斜眼看了看周承东,眼里,脸上都是明媚的笑。
大毛他们到达军区时整个军区都已经准备好,即将出发前往火车站,沿途的马路两边也提前做好了警戒。
看到大毛几人,早就等待的老师领着他们去化妆、换衣服、佩带红领巾。
白雪的脸蛋被画上红红的腮红,就差在眉心点颗红痣。
被折腾,大毛三兄弟一脸生无可恋。
他们觉得这妆容简直就是曝丑,但邓兴邦几个小伙伴却兴致勃勃的开心。
同学们,一会就要出发了,出发途中一定要听老师们的口令与指挥,面对归来的战士,你们一定要笑出最灿烂的笑容。
画完妆,老师一边叮嘱一边给孩子们发鲜花。
鲜花都是真的鲜花,扎好的一束,开得正灿烂,跟他们脸上的红脸蛋子一样。
上车。
军区离火车站可不近,孩子们不可能走着去,早就安排好了一辆大卡车,老师们指挥着,孩子们都爬上了车。
孩子们都很负责,上车的时候连各自手里的鲜花都保护得很好。
站在敞篷的卡车上,大毛几个孩子很兴奋,他们居高临下看着四周,到处都是排着整齐队伍的军人,军人们登上一辆又一辆大卡车,然后卡车依次开出军区。
他们也在队伍里。
出了军区,大毛他们看见了更多的人。
马路两边,百姓们穿着各色的衣服拥挤围观着,他们手里举着鲜花,旗子,还有各种颜色的气球,从他们那灿烂的笑容就知道他们此时的心情如何。
这一刻,所有人都被这真挚的开心情感所感染。
大毛他们也握紧了手里的鲜花。
他们要去迎接爸爸与爸爸的战友回归,因为他们都是英雄,是全国人民敬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