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青母子四人一点都不想沾染萧家人。
不仅不想沾染, 还打算晚点再去城门找虎子一家,对方没买到肉,他们买到了, 要是被赖上出于孝道又不能不有所表示, 还是当没看见的好。
母子四人同时做出一样的背转动作,然后对视一眼, 四人都笑了起来。
萧老太太几人都没有看到坐在摊子上吃东西的苏蔓青母子四人,他们神色难看地走过摊子, 就算走远了都还能听到二牛不停埋怨萧老太太的声音。
那是哪家的小孩, 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就是, 太讨厌了, 他奶奶都那么大年纪,腿脚慢点不很正常, 居然为了一口吃的大庭广众下这样数落他奶奶,真是太没教养,也太没礼数。
大家别打抱不平了, 没见那小孩的奶奶一句反驳的话都没说吗, 可见是早就习惯。
也对,这一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咱们一群外人可别瞎抱不平, 说不定人家根本就不稀罕,信不信你们谁要是出头帮忙, 反而会被那老太太数落多管闲事。
看来确实有可能, 算了, 大家也就看看热闹, 别真出头, 还是古话说得好, 溺子如害子,这老辈亲孙辈也得有度啊,唉。
……就在苏蔓青母子四人不想搭理萧家人时,周边坐着吃凉粉的人群里也传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小声议论。
看来大家的眼睛还算是厉,没有瞎。
吃完味道一般的凉粉,苏蔓青起身带着三个孩子接着在集市上溜达起来。
已经买好了想买的,他们就是为了错开跟萧老太太他们相遇而闲逛。
走着走着,他们遇到卖糖葫芦的,看着草把上红彤彤的糖葫芦,苏蔓青有点嘴馋想尝尝味道,干脆借三个孩子的名头一人买了一串,结果糖葫芦看着漂亮,吃起来口味却并不如何。
山楂的。
暗红色的山楂外面裹着厚厚的糖衣,看着诱人,但吃完糖衣里面的山楂可就不好吃了。
有点涩,有点酸,还有点苦。
只吃了一颗苏蔓青就吃不下去了。
妈妈,给我吧,我这跟给虎子。
大毛看出苏蔓青不想再吃,也不嫌弃,直接要了过去,他那串还没开始吃,打算把自己那串留给虎子,好兄弟就要有福同享。
要是觉得难吃吃完糖衣里面的山楂就别吃了,别把牙弄坏。
苏蔓青是真不喜欢糖葫芦里山楂的口感。
估计果子没熟透,她记得熟透的山楂味道很不错的。
嗯,知道了妈妈。
几个孩子对于苏蔓青的话还是很在意的。
随着他们漫无目的的溜达,时间也在溜走,集市上很多地摊都收了起来,摆地摊的大部分都是各个乡村里来的农人,都趁赶集卖点家里多余的产品,此时天色差不多,路远的得赶紧回去了。
再不回去,天黑就不好走。
看到很多人收摊,苏蔓青才带着孩子们往城门走。
跟萧老太太他们错开了半个多小时,估计不会再遇到了。
三个孩子手里还拿着糖葫芦舔,甜的东西,吃快了会齁,只能慢慢舔,反正他们也不着急,也不饿,最好是能舔到家,没见因为他们手里的几根糖葫芦吸引了周边无数羡慕的目光吗。
这些目光里有大人的,也有小孩的。
苏蔓青他们赶到城门的时候应该是下午四点多,太阳偏西,温度也没那么热。
虎子。
远远看到牛车上的虎子,大毛兴奋地挥舞着手里的两根糖葫芦跑了过去。
大毛。
虎子他们一家也才刚到城门一会,此时听到大毛的叫声,虎子跟他爹娘都看了过来,看清大毛手里的糖葫芦,虎子立刻冲向大毛。
给。
把没吃过的那根糖葫芦递给虎子,大毛大气得很。
虎子跟大毛早就混的熟悉无比,给他他就接,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糖衣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再一嚼,糖衣裹着山楂被嚼碎,别有一番味道。
青丫头,太破费了。
虎子娘见虎子一点没客气就接过大毛递来的糖葫芦吃,非常不好意思。
这玩意裹了糖,她可舍不得买给虎子。
被感谢,苏蔓青其实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她真不是故意买给虎子的,她当初都没想过要给虎子买一根,但此时可不能说这样的话,只能笑道:要谢就谢大毛,大毛一直记挂着虎子。
虎子吃的那根糖葫芦是大毛的,确实应该谢大毛。
谢谢。
虎子用力拍了拍大毛的肩膀,好兄弟一切尽在不言中。
帮着苏蔓青把竹篓放到牛车上,大家才坐了上去。
长长的竹棍轻轻一挥,牛车稳步向苏柳村而去,路上,虎子跟大毛他们说着悄悄话。
在孩子们眼里是悄悄话,但车上所有大人可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只听虎子一脸兴奋地对大毛几兄弟说道:大毛,你猜我之前看到了谁?这种八卦样子,大毛他们一点都不陌生,根本就不用想,大毛直接说道:是不是我奶奶他们。
对啊!虎子脸上的笑更浓烈,接着说道:我们原本早就到了城门,可远远看到你奶奶几人在城门口四处张望,就赶紧赶着牛车转身又进了城,我们可不想搭他们回村。
听到虎子的话,虎子爹娘脸上可有点尴尬了。
青丫头……虎子娘想解释点啥。
苏蔓青都懂,笑着说道:嫂子,没事,我们之前也遇到了他们,我们也当没看见又在集市上绕了一圈才来城门,我家的情况你们都知道,有孝道压着,有的时候避开反而会更好一点。
确实是这样的。
见苏蔓青是真不介意,虎子娘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嫂子,说实话,你们真要带他们,肯定不够坐,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好,咱们的关系是咱们的关系,你们不用顾及他们,毕竟你们没相处过。
苏蔓青其实也非常理解虎子爹娘的想法。
别看大家现在都是一个村的,但毕竟是两村合并,萧老太太跟虎子爹娘他们可没有恩情在里面,他们不愿意搭萧家人坐车也在情理中。
更何况虎子爹娘可能还顾及自己两头为难,算是间接帮了自己一把。
青丫头,我跟你说,今天集市上有兔子卖,活的,那毛看着非常不错,我原本想买回家的,但太贵了,相看的人不少,我最终还是没舍得买。
没了萧老太太的话题梗在中间,虎子娘很自然地跟苏蔓青聊起了集市上的事。
苏蔓青也感兴趣,之前大毛也打到过兔子,但都没来得及卖,她还不知道兔子在集市上的行情,于是笑问道:嫂子,多贵?三块,整整三块钱,少一毛都不卖。
虎子娘伸出手对苏蔓青比了三个手指,脸上是无尽的感叹。
确实不少。
苏蔓青也感叹。
主要是毛色漂亮,全白,要是剥皮冬天做个帽子或者围巾可漂亮了。
女人不管什么年龄都有爱美之心,三十多岁的虎子娘也不例外。
娘,我给你打兔子,保准让你冬天围上兔毛的围巾。
几个孩子早就听到了大人们的谈话,虎子见他娘一脸向往,忍不住打了保票。
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以为兔子那么好打,好多老猎人山上下了好多套子都不一定能抓到一只,就你,快别嘴瓢了。
从来没享过这种福,虎子娘可不信。
她还是知道自家的小儿子有个几斤几两。
被自家娘看轻,虎子也没办法,只能闭嘴生闷气。
大毛跟三毛赶紧戳了戳虎子的腰肚,挤眉弄眼小声道:明天咱们不是约好了去山上捡拾柴火吗,咱们顺道看看有没有兔子。
嗯,我回去就检查弹弓。
虎子立刻笑开了。
一旁赶车没说话的虎子爹听到虎子的话,顿时在内心深处为儿子捏了一把汗,虎子娘一直不让虎子玩弹弓,要不是满家都找不到,早就没收了,此时这小鬼居然敢说出来,真的……虎子不知道自己早就露陷,转眼跟大毛几个小伙伴又打成了一片。
因为晚了萧老太太半个小时才出城,加上牛车本来就走得慢,直到进村苏蔓青等人也没有遇到他们。
但刚进村一会就看到萧老太太在跟隔壁邻居买鸡。
肉没买到,二牛发了好大的火,差点就在回来的路上滚地上耍赖,没办法,萧老太太只能答应回村买鸡吃,这才有了刚一回村就跟邻居买鸡的事。
萧家邻居早已不是萧老太太他们原来在柳树村的邻居,虽也是柳树村的,这家人跟萧家关系一般,见萧老太太要买鸡,直接坐地起价,叫贵了五毛钱。
讲价了半天,萧老太太也没把价格讲下来。
顿时脸色也不好看了,打算不再费口舌换一家买,她就不信那么大个村还买不到一只价格合适的公鸡。
结果一转头就看到了牛车上的苏蔓青母子。
萧老太太往外走的脚瞬间停了下来,转身当作没看到苏蔓青母子豪爽道:行,就这价格,我买了,给我抓鸡去。
她生气,特别生气,之前在城门,她可是看到了虎子家的牛车,但对方转身走了。
之前她还以为对方东西没买完,现在看苏蔓青一家都坐在牛车上,她直接猜测是不是虎子爹娘为了讨好苏蔓青不给她坐牛车。
这样一想心就像猫抓挠般难受,萧老太太就想在苏蔓青面前大气一把。
不就是一只鸡吗,他们家吃得起。
邻居也不在意萧老太太态度的突然转变,直接乐呵呵接过钱去后院抓鸡,几分钟后,大毛他们都听到了鸡飞闹腾的声音。
不过这一切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奶奶当没看见他们,他们当然乐意也当没看见。
牛车赶到苏家门口,苏蔓青母子四人下车目送虎子一家离开才回家。
虽然在县里逛了不少地方,但来回都是坐牛车,几人回家精神头非常不错,一点都不累。
苏蔓青把布匹抱回东厢房的小厅放下,才收拾起竹篓里其他东西。
初秋了,但天气还是热,肉捂了那么久得赶紧收拾出来,不然味了就可惜了。
肥肠先用盆装上,苏蔓青把骨头用篮子吊到井里,瘦肉清洗干净切成两指宽的长条,她打算腌制起来一会裹上面粉炸成酥肉。
五斤多的肉整整切出一大面盆。
各种香料切成粉末撒进去,然后下调料,盐,拌匀,苏蔓青才用竹编的镂空防蚊罩罩上,这样腌制一会就可以下油锅炸了。
妈妈,这是做什么好吃的。
眼看着苏蔓青忙碌的大毛最终忍不住问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苏蔓青切这么多肉,他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美食。
炸酥肉。
回答完,苏蔓青洗了手就去收拾肥肠。
朱屠夫送她的这副肥肠不错,肠壁厚,收拾得也干净,异味很少。
肥肠里撒进面粉,苏蔓青开始搓揉肥肠。
随着不停的搓揉,面粉把肠衣上的脏东西都带走了,几分钟后,加入清水清洗,肠壁上的附着物变得很少,如此反复清洗几遍后,肠壁上已经干净无比,但苏蔓青并没打算罢手。
而是再次加入菜籽油,醋,盐,接着搓揉。
这样的搓揉时间也不短,好几分钟后才烧热水洗。
肥肠正反两面经过反复搓揉清洗,撕掉多余的油脂后,才大功告成。
看着都好麻烦。
三个孩子是亲眼看到肥肠变干净的,感触也最深。
苏蔓青笑了起来,好吃的东西当然是需要用心,不然怎么能吃到好吃的。
妈妈,这个东西真的好吃吗?三个孩子哪怕对苏蔓青的厨艺非常信任,但还是有点怀疑。
他们之前也吃过肥肠,但口感又韧又老,不好嚼。
好吃,做得好比肉还好吃。
说起来苏蔓青也没想到朱屠夫舍得送自己一副肥肠,这副肥肠洗干净都还有三斤左右,真是好东西。
比肉还好吃。
听到苏蔓青的夸赞,三个孩子嘴里分泌出了口水。
比肉好吃,做好你们尝尝就知道,对了,大毛,你去帮妈妈烧火,咱们开动。
苏蔓青打算把肥肠卤起来,这样就算是放凉也好吃。
好嘞,我这就去。
大毛行动能力很强,苏蔓青话音刚落他就蹲到灶膛前开始烧火。
二毛,你跟三毛去村口刘奶奶家买几块豆腐干回来,大块的那种,一会跟肥肠一起卤,卤出来可好吃了。
回想起后世她在澳门吃过的卤牛杂,苏蔓青嘴里也泛起了口水。
那家牛杂店店面虽小,但味道非常好,每次去澳门她都会去吃,吃多了,跟老板也就熟悉了。
祖宗家业老板肯定不会外传,但也指点一番,她苏蔓青回家动手做过,口感虽然没有澳门那家卤牛杂正宗,但比很多名气很大的店子里的卤味味道好很多。
今天,苏蔓青打算大显身手。
而这就是家里只有自家人的好处,门一关,除了自家人,可没谁知道她家吃啥。
得了苏蔓青的吩咐,带上钱的二毛拉着三毛就去了村口,出门的时候他们还特意带上了自己没吃完的糖葫芦,两个孩子就是想跟村里人显摆,就算萧爸爸不在家妈妈也能很好的养活他们。
果然,看到二毛兄弟俩手里红艳艳的糖葫芦,小孩们羡慕极了。
深深的羡慕。
一些自认为家里受宠的小孩直接回家闹腾,一些没条件的就跟在两兄弟身后远远看着解解眼馋。
因二毛两兄弟的显摆,回家闹腾的小孩不仅没有得到糖葫芦,还被狠狠揍了一顿屁股,等两兄弟买好豆腐干往家走了,一些人家里已经传出了小孩的哭声。
哼哼,活该!对视一眼,二毛跟三毛眼里都是得意。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有些人家的大人在背后可没少编排他们萧爸爸,总是说打仗的萧爸爸再也回不来了,他们心里可不痛快了。
苏蔓青可不知道二毛跟三毛在村里闹出的涟漪。
锅里下好调料卤上肥肠后,她就让大毛烧了另外一口锅,肥肠卤制的时间越长就越入味,要想好吃,起码得卤十几个小时,她现在得炸酥肉。
其实酥肉用略带一点肥的肉炸制才更好吃。
但没买到带肥的肉,用纯瘦肉炸出来口感也不错,是另一种风味。
菜籽油下锅,在等待油温升起来的同时,苏蔓青拿了个空面盆在里面敲了几个鸡蛋,又撒了两勺面粉,搅拌均匀后,这就成了面糊。
看着略微冒出青烟的油锅,苏蔓青把筷子插到油里试了试。
见筷子周边冒出很多小油泡,知道油温合适,可以炸制了。
腌制好的肉裹上面糊下到油锅,油锅里立刻响起了清脆的刺啦声,肉被迅速定型飘在油锅表面上,独属于酥肉的香气也弥漫了整个厨房。
妈妈,好香,好香。
大毛吸了吸鼻子,被酥肉浓烈的香气征服。
一会凉了妈妈给你们尝尝味道。
苏蔓青虽然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但还是想让三个孩子尝尝味道,毕竟她很久没炸过酥肉,也不知道手生了没有。
妈妈,好香,咱们整个家都是香的。
就在大毛眼睛看着油锅里的渐渐变成金黄色的酥肉嘴馋时,提着豆腐干的二毛跟三毛回来了,刚一进门,两小孩就猛吸鼻子,乍然闻到炸酥肉跟卤肥肠的混和香气,他们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快来尝尝味道。
最开始炸的酥肉早就夹起来滤好了油,甚至温度也降了下来,苏蔓青招呼孩子们品尝。
一个人块香喷喷的酥肉。
酥肉进嘴,又脆又香,好吃得三个孩子根本就停不下嘴。
嗯嗯,无比好吃。
好吃吗?苏蔓青一边炸酥肉一边看着一脸满足的三个孩子。
好吃,妈妈,特别好吃,你尝尝。
三毛最先把自己手里的肉递向苏蔓青,递过去前他还机智地把自己咬过的地方用手撕下来,这样妈妈就不会吃到他的口水了。
三毛的动作苏蔓青都看着眼里,她也没嫌弃,低头叼过三毛手里的酥肉嚼了起来。
纯瘦肉的酥肉有纯瘦肉的口感与美味。
农家养大的猪,一点饲料都没有,口感跟肉香气那绝对是后世没法比的,再经过调料腌制,油炸,口感有点像后世的猪肉脯。
但又有着炸酥肉的香气。
不错,确实非常不错。
嚼着一点都不柴的酥肉,苏蔓青满意于自己的厨艺,调料跟盐味都刚刚好。
见三个孩子吃完还盯着锅里的酥肉看,苏蔓青干脆又一人给了一块给孩子们当零食啃。
大毛他们立刻满足地排排坐在灶膛前。
炸酥肉的空隙时间里,苏蔓青还去卤锅那边撇了撇飘在汤汁上面的浮沫,然后才把洗净的豆腐干下到锅里,只要卤汁好,豆腐干也能卤得比肉还好吃。
五斤多的肉,苏蔓青炸到天色渐黑才炸完。
他们家的晚饭也如愿的点灯才吃上。
吃着香喷喷脆香脆香的酥肉,再就着空气中的混和肉香,一家四口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餐。
吃完洗完澡,一家四口坐在桂花树下遥看天上的月亮。
快八月十五,桂花开了。
月饼咱们自己做。
今天苏蔓青在集市上没有买月饼,一是担心现在的月饼不好吃,二是担心气温还高买早了会坏,此时闻着桂花淡淡的香气,她打算自己做。
自己做月饼!三个孩子的兴致顿时高昂。
对,咱们除了做桂花月饼,还做莲蓉蛋黄月饼。
苏蔓青喜欢咸蛋黄的口感与味道,打算做两种月饼,反正他们家有烤炉,虽然做不出后世那么精致的月饼,做简单点的还是可以。
太好了,可以吃到两种月饼。
三个孩子都用充满了崇拜的目光看着苏蔓青,在他们的心目中苏蔓青无所不能。
明天妈妈就去买咸鸭蛋。
莲蓉蛋黄月饼得用到咸蛋黄,苏蔓青记得村里有人家腌得有咸鸭蛋。
那桂花月饼是不是得摘桂花做?孩子们举一反三,立刻猜到了桂花月饼的原料。
是的,得摘些桂花,还得要蜂蜜。
苏蔓青以前在云南吃过鲜花饼,也在贵州吃过玫瑰糖,对于用鲜花做食物还是很有经验的。
妈妈,我们帮你摘花。
要不是晚上光线不好,三个孩子都打算连夜帮忙摘桂花。
不急,我明天先把咸鸭蛋买回来。
苏蔓青知道孩子们约好明天要上山玩,没打算马上摘花。
好。
听了苏蔓青的话,三个孩子晚上睡得非常好,梦里都是香气,有卤肉的香气,也有桂花的香气,还有曾经吃过的美食香气,然后他们就在强烈的渴望中醒来。
肥肠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卤制,卤味早就深深钻进肥肠跟豆腐里,揭开锅盖,冷下来的卤味香气也很浓烈。
苏蔓青早饭蒸了包子。
孩子要上山玩,中午可能来不及回家,她直接做了能带着走的包子。
切上肥肠、豆腐干,苏蔓青又炒了苦瓜炒蛋,三鲜汤,才叫三个孩子来吃饭。
包子馅是干马齿苋,拌了香油,还加了粉丝,一点都不干,口感非常好。
切好的卤肥肠黑红发亮,一看就让人充满了食欲,更别说还有浓烈的肉香。
几双筷子不停地在肥肠碗里进进出出,一会的功夫一碗肥肠就吃完了。
妈妈,肥肠真的好好吃。
大毛舔着嘴角意犹未尽,眼神也直往厨房的位置溜。
那我再切点。
反正肥肠是朱屠夫送的,孩子们没吃过瘾,苏蔓青干脆拿着碗又回了厨房。
妈妈太好了,自从跟妈妈生活在一块,我才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
刚上了几天学,大毛开始咬文嚼字,仿若得了道的高僧。
能不能好好说话。
二毛白了大毛一眼,最见不得大毛得瑟。
装不下去的大毛:……臭弟弟真讨厌。
第二碗卤肥肠还是一样的速度被秒光,不过听着孩子们满意的饱嗝声,苏蔓青也满意地放下了碗筷。
还好记忆没出错,卤出来的味道跟曾经一样。
妈妈,一会我们跟着虎子爹去山上,你不用给我们带肉,我怕招来蚂蚁。
饭后休息了一会,等苏蔓青在给大毛他们收拾小背篓时,大毛特意说了一句。
嗯,我给你们各自背篓里放了包子。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的原理,午饭苏蔓青让他们各自背好。
妈妈,你放心了,其实就算你不给我们带吃的,我们在山上也能找到吃的,我肯定能打到猎物。
大毛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很了解的。
秋天了,山上不仅无数果子成熟,动物们也都膘肥体重。
今天苏蔓青没打算跟大毛他们进山,只能不停叮嘱道:你们上山得听虎子他爹的话,不能乱跑,也不能离了大人的视线,大毛,你要照看好两个弟弟,这是你这个哥哥的责任,知道了吗?妈妈,知道了,我会照看好两个弟弟的。
大毛乖乖点头。
依次摸了摸三个孩子的脑袋,苏蔓青其实不太想让二毛跟三毛也上山。
山上别看安全,但那只是外延的山,深山里肯定有很多大型动物,毕竟现在还没到大炼钢时代,深山里的树非常高大,林深叶茂,什么动物都有。
妈妈,你放心,我们会乖乖跟在虎子爹身后不乱跑。
二毛看出苏蔓青眼里的担心,想了想,赶紧保证自己不乱跑。
说实话,他想跟着一群大人上山去看看,以前他们上山都是一群小孩,去的也是离村庄毕竟近的山,但这次是跟着好几个身手不错的大人进山,大人们是去山上打猎,挖陷阱跟下套,他想去看看。
你们小心点,早点回来。
苏蔓青读懂二毛眼睛里的意思,不好再阻止。
嗯,妈妈,我们会早点回来的。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
妈妈,你放心,我跟保成叔借了大黑,有大黑跟着,绝对不会有什么动物敢招惹我们。
大毛用力拍了拍胸膛,向苏蔓青透露自己的底牌。
一听有大黑跟着,苏蔓青放心了些,然后把三个孩子送出了门。
看着三个孩子远去的背影,她心中不知道怎么的总有点心神不宁,也不知道这心神不宁是映照在三个孩子身上还是远在北方的萧旌旗身上。
算了一下日子,快农历八月十五,阳历就是九月中下旬,这个时间点离十月不远了。
而十月正是萧旌旗他们进入战场的时间点。
或许更早。
十月只是正式宣布作战,但准备工作却做了好几个月。
脑子里想着一些有的没的,苏蔓青提着篮子去了村里相熟人家买咸鸭蛋,两家关系不错,对方给她挑的都是最好的,保证蛋黄流油个顶个的好吃。
买好咸鸭蛋,她直接回了家,也没去找张氏唠嗑。
翻出刚买的织毛衣书本,苏蔓青开始研究针织法,以前她接过年代剧,里面也有织毛衣的镜头,为了真实,她特意跟人学过,虽然学得不是很精,但简单的毛衣她还是会织的。
现在再研究研究,她打算给每个孩子织的毛衣样式都不一样,她喜欢孩子们穿得漂亮好看。
苏蔓青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这书一看就看了进去,等感觉到脖子有点酸疼时,才发现太阳已经挂在中天,中午该吃午饭了。
几个孩子都不在家,家里略微有点冷清。
苏蔓青一个人吃饭也懒得做多复杂的,早上的包子还剩一些,她拍了个凉拌黄瓜,再切了点卤豆干就这么心不在焉的吃完。
吃完饭休息一会应该就可以午睡,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仅不困,还越来越心神不宁。
这状态实在是有点不对。
想了想,坐不住,睡不着的苏蔓青干脆端着针线篓去了张家。
面对苏蔓青的到来,正在剥玉米粒的张氏有点意外,不过赶紧把人让到自己身边坐下。
头顶是大树,树下张氏带着两个儿媳没停过手里的活。
眼睛也看着苏蔓青笑道:青丫头,你手果然巧,我这才教会你做布鞋,你看你现在就能做得有模有样,一点错都没有。
是婶子不藏私,教得好。
苏蔓青当然得说好听的话,做人得感恩,张氏对她的帮助非常大。
我现在是没空做鞋了,玉米剥完,晒干,就到了打谷子的时候,到时候更忙。
张氏对于农家的活心里都有数,不然也不会早一个多月就把苏蔓青家的鞋提前做好。
苏蔓青家是不用打谷子的。
她家的田地之前被苏家叔伯算计走时就立下了字据,田地里所有的收成都捐给县里,所以现在她可是无事一身轻,没有张氏她们那么辛苦。
嘶——原本苏蔓青想回答张氏一句话,但手里的针突然就戳到了手指里,手指迅速冒出了鲜血。
把指头放嘴里含着,一会就好。
张氏非常有经验,赶紧交代苏蔓青,狗蛋娘也起身去给苏蔓青倒了一碗水漱口。
漱完口,发现手指不再流血,苏蔓青才放下针线不再忙活。
看出苏蔓青今天的状态有点不对,张氏想了想,安抚道:青丫头,你别担心,大毛他们这些孩子是跟虎子爹进的山,虎子爹那几个人是咱们村里身手最好的,带着几个孩子,他们肯定不会进深山,也不会让孩子们出事,你就把心踏踏实实放下,没事。
听到张氏这话,苏蔓青不好意思笑了起来。
婶子,也不怕你笑话,这三个孩子今天出门我心神就一直不宁,我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原本打算跟你还有两个嫂子说说话,这还没说上几句就麻烦了你们。
有什么麻烦的,我不就是给你倒了碗水,你别那么客气。
狗蛋娘听苏蔓青这么一说赶紧摇手说不麻烦。
张氏二儿媳也看着苏蔓青笑得温和,虽然她们妯娌俩没有苏蔓青跟张氏走得近,但她们也喜欢苏蔓青,喜欢苏家的三个孩子。
鞋不纳了,免得再扎手,我跟你们剥玉米吧。
苏蔓青虽然没有剥过玉米,但看一眼还是会的。
行,你跟我一起剥玉米。
担心苏蔓青多想,张氏递给她一个金灿灿的玉米。
都剥出来吗?看着张家堆了半院子的玉米,苏蔓青对这工作量有了深刻体会。
对,除了留种吊在门窗上的,其他的都剥出来,这样方便储存,玉米棒还能烧火。
张氏剥玉米的速度非常快,但也能看出她指缝间都是大大小小的细小伤口。
那是大量剥玉米伤到的。
手里有了活,加上还有人说话,苏蔓青总算觉得时间没有那么难挨了。
时间飞速的流逝,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她们突然听到村里传出闹腾声,隔得远,虽然听不清楚说什么,但闹哄哄的非常吸引注意力。
本就心神不宁,这声音一起,苏蔓青坐不住了。
张氏也坐不住了。
苏蔓青今天的状态还是影响到了她,想到跟着上山的狗蛋,她站起身一拍屁股上的玉米碎屑拉着苏蔓青就往门外走,走,咱们去看看什么情况。
嗯。
苏蔓青反手抓住张氏的手,走得比张氏还快。
听着远处传来的人声,她的心脏突然猛烈跳动起来,比任何时候跳得都快。
看着张氏与苏蔓青匆匆出门的背影,张氏两个儿媳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
家里还有那么多玉米要剥,她们可不能去看热闹,只能等婆婆回来问问什么情况。
闹腾的声音是从村口传来的,站在半山腰上,苏蔓青跟张氏能看到很多人都在往村口赶,她们甚至还听到了陆陆续续传来的几个字。
老虎,吃人,等等……这每一个词都是虎狼之词,苏蔓青立刻心惊肉跳起来,跟在她身边的张氏脸色也无比的难看。
随着两人靠近村口,听到了更多的声音。
虎子爹受伤,腿断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站起来,惨,太惨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那位小半边身子都没了,就这样还没死,真是生不如死。
太奇怪了,山上怎么会有老虎。
这得报给县里,咱们村没木仓,没炮,可对付不了老虎。
……无数的声音顺着风传来,苏蔓青突然发现自己一瞬间什么都听不见了,她的目光在人群里寻找,她在找三个孩子,今天跟着虎子爹上山的可有她们家三个孩子。
我家七猫呢,七猫——狗蛋,狗蛋,你在哪?渐渐的,苏蔓青能听到声音了,七猫娘跟张氏紧张中带着恐惧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娘,我在这。
奶,我没事,我没事,你别怕。
随着两道带着哭腔的回答声响起,人群里冲出两个小孩。
妈妈,妈妈。
苏蔓青更着急了,就在此时,她听到了让她安心下来的声音,两道身影也冲向了她,抱住两个颤抖的小身子,她听到自己问:大毛呢?此时她怀里只有二毛跟三毛。
两个孩子的眼睛红彤彤的,满脸都是泪。
大毛跟虎子还在山上。
二毛一边伸手给苏蔓青抹脸上不自知滑落的泪一边回答。
但这回答让苏蔓青的心沉了下来。
怎么回事?极致的害怕后就是清晰的大脑。
妈妈,我们在山上遇到了老虎,是大哥先发现的,原本老虎是追着我们跑,哥哥为了救我们就用弹弓射了老虎眼睛,幸好哥哥射瞎了老虎眼睛,老虎只伤了几个叔叔就去追大哥去了。
二毛调理清晰地说着山上的遭遇。
周边的人群早就安静下来,之前几个抬着伤员下山的村民早就被老虎吓得全身瘫软,大家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具体有用的信息,此时听二毛这么一说,才明白山上出了什么事。
二毛知道苏蔓青跟众人都想搞清楚具体情况,接着又说道:虎子见老虎去追大哥,他也跟着去了,他说要给他爹报仇。
我的傻虎子啊,你一个孩子怎么能斗得过老虎,我的天,这不是要是我的命吗,呜呜呜……原本虎子娘正抱着晕过去的虎子爹肝肠寸断,此时听到二毛的话,更是哭得闻者落泪。
胡闹,胡闹,两个孩子怎么能斗得过老虎。
苏水生这个村长跟萧正民也赶到了,刚好听清楚二毛的话,立刻惊得全身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
集合全村的民兵,咱们得上山救孩子。
看着人群,苏水生大叫起来,虽然此时上山不一定能救回两个孩子,但必须要行动,山上出现老虎,老虎就有可能下山,不把老虎打了,所有人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人群里,民兵听到苏水生的话身形顿时就是一矮。
打老虎,他们害怕,更何况他们手里没有木仓,没木仓怎么打老虎,不是送肉进口吗。
出于本能,所有人对老虎都产生了畏惧心理。
干什么?你们是民兵,是保护村民的,怎么能遇到事就退缩,这是逃兵,要被木仓毙的。
见没有民兵站出来,苏水生顿时明白什么情况。
我去。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苏蔓青。
苏蔓青摸了摸二毛跟三毛冰冷的脸,叮嘱道:一会回家把门关好,如果我跟大毛没回来就不要开门,锅里还有包子,饿了就自己吃。
嗯,妈妈,你一定要带着大哥回来。
出事后二毛跟三毛之所以没有留在山上陪大毛就是知道自己帮不了忙,为了不拖后腿,他们才跟着大人回村,只有早点回村才能早点找人去救大毛跟虎子。
面对两个孩子信任的目光,苏蔓青郑重地点头。
虽然现在的情况跟原剧情已经有了不同,但她相信大毛一定不会出事,毕竟原剧情里这孩子就算整本书完结他也还活得好好的。
我们也去。
因为苏蔓青一个弱女子站了出来,第二批站出来的是苏水生的两个儿子。
看着两个年轻的儿子,苏水生脸上的肌肉狠狠跳动了几秒,最终什么都没有说默认了。
我家有把□□,是狗蛋太爷爷留下来的,子弹也有,你们谁会用木仓就拿去。
抱着全身都在颤抖的狗蛋,稳住心神的张氏说道。
去取木仓。
苏水生看向自己的大儿子苏明锋。
苏明锋点了点头,跟着张氏去了张家。
我家也有□□,你们拿去吧。
我家也有。
有了张氏第一个提供□□,村里陆陆续续又有其他人把珍藏的□□献了出来,民兵也有几个就算家里媳妇一直拉扯但最终还是站了出来。
我们也上山。
一群人匆匆赶到村口,是萧家人,萧兴和的家人与族人。
可能有人给他们传了消息,他们是组织好了人手才来的,十几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个个一脸坚毅,他们肩上有些人扛着□□,有些砍着锋利的柴刀,没有一个害怕。
叔爷爷,谢谢你们。
深深看着萧兴和,苏蔓青没有虚伪,而是接受,面对凶残的老虎,人多胜算就越大。
丫头,别怕,咱萧家人陪着你。
萧兴和也没说让苏蔓青留下的话,因为他知道就算阻拦,也阻止不了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
嗯。
看到苏明锋扛着□□赶回,苏蔓青目光转向大山,幸好她今天穿了一身长袖长裤,鞋也是方便进山的鞋。
妈妈,给。
二毛接过一个民兵递来的绑腿递给苏蔓青。
苏蔓青接过默默把绑腿缠在小腿上,有了绑腿,更方便行走。
作为村长,苏水生肯定是要进山的,就在他打算集合人出发时,萧正民站出来阻止道:苏水生同志,你留下,我带人去。
我是村长。
苏水生瞪萧正民。
你两个儿子我带走,也会给你带回来,你留下把情况汇报给县里,还要把被老虎伤了的乡亲送县医院救治,这都事关人命,离不开你。
有些话萧正民没有明说,但苏水生一家都懂。
注意安全。
重重拍了拍萧正民的肩膀,苏水生把两个儿子还有所有上山之人的命都交给了对方。
出发。
看着神色坚毅的三十几人,萧正民下了进山的命令。
等等……就在此时,一道人影踉踉跄跄冲到了村口,是很少离开后村的吴保成。
保成大哥。
苏蔓青神色一动走了过去。
给,注意安全,带孩子们回来。
吴保成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把用手帕包着的一物塞进了苏蔓青的手里。
凭手感,苏蔓青知道是木仓。
二十发子/弹的驳壳木仓。